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05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king stropharia in cool area 2022-04-25 发布 2022-05-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54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暨食用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呼和浩特蒙 禾源菌业有限公司、根河市利民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国琴、王海燕、李亚娇、慕宗杰、付崇毅、王永、于传宗、王娟娟、庞杰、 田文龙、韩立明、张玉林。 I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相关的菌种选择、栽培及方式、栽培基质、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 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林下露地、日光温室和塑料棚、工厂化专用菇房等大球盖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大球盖菇 stropharla 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隶属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菌盖红 褐色或葡萄酒红褐色、暗褐色,菌盖肉质肥厚、色白,边缘内卷,近半球形,后扁平;菌褶直生,幼菇灰 白色,成熟成褐色;菌柄白色、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 菌种 spawn 通过生产试验验证具有特异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丰产性好、抗性强的菌株或品种,生长在适宜基 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1 DB15/T 2545—2022 播种 spawning 将菌种种植在培养基质上的过程。 穴播 hole spawning 将菌种块种植在培养基质洞穴内。 层播 Layer spawning 将菌种在分层种植在培养基质内部的播种方式。 混播 mixed spawning 将菌种与培养基质均匀混合的播种方式。 基质(基物) substrate 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发菌 spawn runing 又称“走菌”,菌丝体在培养基质内生长、扩散的过程。 覆土 casing soil 将普通土粒或粗糠稀泥混合为材料,覆盖在已经长满菌丝体培养料的表面,从而促使出菇。 出菇 fruiting 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 4 菌种选择 选择大球盖菇菌种,到菌种生产条件和技术力量应符合NY/T 1731和NY/T 2375标准,菌种的质量应 符合NY/T 1742规定。 5 栽培环境 土壤环境条件符合NY/T 5010规定;有充足的洁净水源,水质量符合GB/T 5749和GB/T 14848规定。 2 DB15/T 2545—2022 6 栽培方式 林下栽培 在果园、天然林的林下间距2 m~3 m的空隙进行露地栽培。 设施栽培 在日光温室或塑料棚、专用菇房,采用多层出菇架式、单层架式或地表菇床栽培。 7 栽培基质 基质配方 选用无污染、无霉变的玉米秸秆、稻草、麦秸、木屑,单用或混用,与 25 %左右牛羊粪发酵 20 d~ 30 d、通过发酵杀灭病虫的粪草培养基质,选择的基质应符合 NY/T 5099 和 NY/T 2375 规定。 2 栽培1 m 大球盖菇需要50 kg干粪草料基质,以下是3个基质配方: a) 干麦秸或稻草 30 kg、木屑 7 kg、干牛羊粪 12 kg (或用其它畜禽干粪代替), 豆饼粉 3 kg, 磷酸氢二钾 100 g,白灰 300 g; b) 干玉米秸秆 32 kg, 木屑 5 kg、干牛羊粪 12 kg(或用其它畜干粪代替),磷酸氢二钾 100 g, 白灰 300 g; c) 干麦秸或稻草 15 kg、干玉米秸秆 22 kg、干牛羊粪 12 kg (或用其它畜干粪代替),磷酸氢二 钾 100 g,白灰 300 g。 基质发酵 7.2.1 备料 根据基质配方比例,最好选用脱粒后已经碾压茎秆破裂变软有利于吸水和发酵的麦秸或稻草,玉米 秸秆截成30 cm长短的秸杆段;晒干的畜禽粪打碎,过磷酸钙、 磷酸氢二钾石灰等辅料需要提前准备。 基质应符合NY/T 5099规定。 7.2.2 基质预湿 秸秆放在 1 %~2 %的石灰水内浸泡一昼夜进行预湿; 将细干粪边喷水边堆成宽1.5 m,高1 m 的长方形粪堆,充分湿润的粪含水量60 %为宜,简易的判断 方式是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7.2.3 基质建堆发酵 预湿好的基质,在硬化发酵场,先铺一层厚约30 cm秸秆, 上面铺一层7 cm盖住草层的粪,粪层上面 再铺30 cm厚的秸秆,秸秆上再铺一层粪,如此一层秸秆一层粪逐层向上堆积,堆到高1.5 m,辅料按"下层 不加,中层少(1/3)、上层多(2/3)"的原则分层撒铺于各秸秆层,水份缺乏时可酌情补充水分。建堆时注 意堆形四边垂直,整齐,料堆顶部做成龟背形,并用粪覆盖,增加上层压力,雨天注意盖薄膜防雨,雨后及 时揭膜。 7.2.4 基质翻堆发酵 3 DB15/T 2545—2022 发酵堆内温度升至65 ℃ 5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加足水分,在发酵堆上间隔0.8 m~1.0 m打透气 孔。堆内温度再次升至65 ℃ 4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适当补充水分。堆内温度再次升至65 ℃ 3天后进 行第三次翻堆,适当补充水分。第三次翻堆后,堆内料温升至58 ℃~62 ℃ 3天后翻堆待用。 8 播种发菌 菌种准备 2 栽培1 m 大球盖菇,准备栽培种1 kg。质量应符合NY/T 1742规定。 栽培场地消毒 林下栽培在播种前15 d,平整林下空地、清理枯枝落叶,喷洒甲基硫菌灵和阿维菌素消毒杀虫;设 施内全面消毒。农药使用符合NY/T 393和GB/T 8321使用准则。 播种 林下栽培出菇,发酵好的基质快速转移到深10 cm、宽60 cm~110 cm出菇槽内,采用混合播种、层 播或穴播方式均可。设施内栽培,人工搬运或传输带输送培养基质的同时把菌种均匀混播到基质中。培 养料厚度25 cm~30 cm。 发菌(菌丝体培养) 林下栽培播种后在培养基质上覆盖5 cm的稻草,保持稻草湿润;设施内栽培,播种后保持空气湿度 75 %,温度在22 ℃~25 ℃,加强通风。 9 覆土出菇管理 覆土准备 覆土可以选择具有团粒结构,土质疏松、持水能力强、通气性能好、腐殖含量高的草炭土或田园耕 层以下土,播种的同时将选好的土摊在太阳下晒3 d~5 d后,选用符合NY/T 393和GB/T 8321使用准则 的农药(恶霉灵或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彻底杀死病原菌和害虫。药剂处理闷5天 后,用石灰水调覆土湿度到手握成团松手散开、pH调至7.0~7.5。 覆土发菌管理 覆土前1天需要整理料面,如果料面较干就用pH 7.5的石灰水喷雾调湿后,覆土厚度掌握在3.5 cm~ 4.5 cm,要求覆土薄厚要均匀。覆土后温度控制在21 ℃~23 ℃,根据表面湿度变化,采取轻喷、勤喷、 少喷的方法土壤保湿。手捏土壤成团、不板结、不粘手为宜。 出菇管理 林下栽培覆土后,继续覆盖3 cm左右的稻草保持稻草湿润;设施内栽培出菇,覆土后认真观察,保 持土壤湿润,加大通风、增加散射光、降低温度17 ℃~21 ℃,每天轻喷、勤喷、少喷保持空气湿度 80 %~90 %。喷水后加大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诱导出菇。 10 采收 4 DB15/T 2545—2022 现蕾后的7 d~10 d, 根据市场需求及用途,确定采收标准,适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菇盖,轻轻 旋转采下,现场去杂分级,直接包装或冷藏保鲜,尽量减少菇体损伤。 11 转潮管理 采收后剔除床面老根死菇,补覆湿润细土,保持床面湿润,继续出菇管理。 5

pdf文档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545—2022 冷凉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53: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