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329 —2022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utpati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2022 - 10 - 26 发布 2022 - 11 - 26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329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医院协会门(急)诊 管理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贺雪梅、毕婷婷、司圣波、朱晴、凌梦雅、虞德才、祝小艳、胡华青、张定明、 朱卫明、童九翠。 DB34/T 4329 —2022 1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门诊急救管理的基本要求、急救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提供门诊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门诊急救 outpatient emergency 门诊区域内,出现意外或发生急症时,现场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出的临时紧急救治措施或转运途中 的医疗活动。 门诊抢救车 first-aid wheels 用于盛放急救药品、器械、耗材等物品的移动柜(柜体参考尺寸:625 mm×475 mm×930 mm),并 设置多个用来分类放置物品的空间(以下简称“抢救车”)。 急救设备 first-ai d equipment 用于患者急救过程中维持生命或治疗的器械,如除颤仪、氧气装置、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 气管插管工具等。 第一急救人 first responder 第一个抵达急救现场接受过急救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的医护人员。 4 基本要求 设备配置及管理 4.1.1 设备配置 4.1.1.1 应根据医院环境布局,配备符合医院相关管理规范的急救物品、设备。 4.1.1.2 应结合专科特点,配备专项急救设备设施。 4.1.1.3 抢救车物资配置应根据专科不同进行配置,可参考附录 A。 4.1.2 设备管理 DB34/T 4329 —2022 2 4.1.2.1 应在显著区域公示抢救车所在位置,对抢救车实施“五定”管理:定点放置、定数量品种、 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4.1.2.2 应定期维护和检修急救设备。 4.1.2.3 应按照就近便利原则,调用急救设备。 组织管理 4.2.1 组织机构 应建立由门诊部、急诊部、门诊属地内相关科室及后勤保障部门等组成的门诊急救协调组织(以下 称“门诊急救小组”),并明确组织内各岗位职责。 4.2.2 制度管理 应建立并实施门诊抢救管理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急危重患者抢救及转运制度、急救设备使用及 维护制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 4.2.3 人员要求 4.2.3.1 急救发生时,第一急救人应及时处理,并向相关人员呼救。 4.2.3.2 应具备相关急救技能,包括 CPR、AED 除颤、海姆立克法、包扎、固定、搬运等。 4.2.3.3 应定期接受急救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 培训教育 4.3.1 培训对象 应包括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如医师、护士等)、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保安、保洁 等)。 4.3.2 培训内容 4.3.2.1 应针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 4.3.2.2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应包括但不限于专科知识、急救技能、抢救管理工作制度、应急预案 及相关处理流程等。 4.3.2.3 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培训应包括但不限于简单的急救基本常识,如急救药械放置地点、院内 急救电话等。 4.3.3 培训形式 4.3.3.1 知识讲座 应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急危重症突发疾病处置、急救药械管理规范及高警示药品管理规范等讲 座。 4.3.3.2 案例分析 应收集门诊急救案例,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并定期开展案例分析。 4.3.3.3 情景模拟训练 DB34/T 4329 —2022 3 应定期选择特定的急救案例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并在结束后进行评价和改进。 4.3.4 考核机制 4.3.4.1 考核内容 应对门诊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急救流程熟识度等相关知识开展考核。 4.3.4.2 考核形式 应通过测试、问答的方式进行知晓率考核,通过技能操作的方式进行熟练度考核,通过情景模拟训 练的方式进行执行率考核。 4.3.4.3 考核结果运用 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管理、制定培训计划等。 5 急救流程 流程图 5.1.1 门诊急救处置流程图 门诊急救处置流程图见图1。 图1 门诊急救处置流程 5.1.2 门诊转运流程图 DB34/T 4329 —2022 4 5.1.2.1 门诊院内转运流程图见图 2。 图2 门诊院内转运流程 5.1.2.2 门诊院外转运流程图见图 3。 图3 门诊院外转运流程 DB34/T 4329 —2022 5 急救措施 5.2.1 第一急救人应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做出轻症、重症判断并启动急救预案。 5.2.2 对轻症患者,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同时呼叫医生,遵医嘱治疗或转运至相关科室就诊。 5.2.3 对重症患者(如休克、昏迷、心肺骤停等)应根据病情立即实施急救并设法呼叫门诊急救小组, 急救操作应符合临床相关诊疗规范。 5.2.4 门诊急救小组接通知后应立即赶往急救地点组织急救,包括协同联系相关科室及人员,按照分 工协作急救等。 5.2.5 待病情趋于平稳后,遵医嘱转运至相关科室。 5.2.6 第一急救人应与门诊急救小组做好急救工作衔接。 5.2.7 急救工作应遵循所有措施“最大化同步完成”原则。 注: “最大化同步完成”原则指急救过程中,最短时间内同时进行最多项急救措施且所有措施使用到最大程度的原 则。 转运措施 5.3.1 院内转运 5.3.1.1 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医生发出转运指令,医护人员共同将病人转运到相关科室。 5.3.1.2 转运前要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和抢救准备,规划转运路线,根据病情准备好相应物品。 5.3.1.3 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医生可陪同转运。 5.3.1.4 转运途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坠床、碰伤等意外情况发生。 5.3.1.5 到达接诊科室后,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向接诊的医护人员详尽交待患者病情及抢救经过,交接 并签字确认。 5.3.2 院外转运 5.3.2.1 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转运的必要性,确认需要转运后,评估患者的转运风险、转运需求。 5.3.2.2 取得家属、接收机构同意,并协商确定转运方式后,联系接收机构做好接收准备。 5.3.2.3 转运前应安排符合患者病情需求、转运需求的转运人员、设备和药品。 5.3.2.4 转运途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等,并记录。 5.3.2.5 到达接收机构后,转运的医护人员与接收机构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并签字确认。 监督管理 应按照医院管理规定对门诊急救工作进行督查,并建立督查记录。 DB34/T 4329 —2022 6 A A 附录A (资料性) 普通门诊抢救车物品配置 普通门诊抢救车物品配置见表A.1。 表A.1 普通门诊抢救车物品配置 设备物品 除颤仪、便携式监护仪、输液架、呼吸囊、面罩、储氧袋、吸氧连接管、口咽通气道、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吸痰管、玻璃接头、吸痰连接管、吸痰器、吸氧管、留置针、输液器、透明敷贴胶布、头皮针、输液贴、止血带、注射器、注射针头、砂轮、乳胶手套、电插板、弯盘、利器盒等。 药品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尼可刹米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呋塞米注射 液、地西泮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洛贝林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

pdf文档 DB34-T 4329-2022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329-2022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329-2022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329-2022 门诊急救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1-28 23:31: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