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NB/T 11221—2023 2 初始值之差的 10%所需的时间 3.6 一次调频响应时间 primary frequency delay time 从系统频率变化 超过一次调频死区开始, 光伏电站实际输出有功功率变化量达到有功目标值和初 始值之差的 90%所需的时间。 3.7 一次调频调节时间 settling time of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从系统频率变化 超过一次调频死区开始, 光伏电站实际输出有功实测值与有功目标值之差的绝对 值始终不超过允许偏差的最短时 间。 3.8 有功功率控制误差 error of active power control 光伏电站达到稳态后有功功率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4 使用环境 4.1 正常环境条件 正常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环境温度 -25º C~40º C,设备在此温度下正常运行。 b) 大气压力 79.5kPa~ 106.0kPa , 设备可正常运行 ; 海拔超过 2000m应按 GB/T 20645 进行修正 。 c) 相对湿度 5%~95%(环境温度为 40º C时),相对湿度短时可达到 100%,装置内部不应产 生凝露。 4.2 装置电源要求 装置电源应具备交流和直流供电两种形 式: 4.2.1交流电源额定电压及允许波动范围: a ) 额定电压 AC220V+7%,-10%; b ) 频率及波形范围: 额定频率为 50 Hz,允许偏差不超过 ± 0.2%;电压正弦波形总畸变率 ≤5%。 4.2.2直流流电源额定要求: a) 直流电源额定电压为 DC110Vdc 或DC220V; b) 直流电源 80%~120% 额定电压 ,设备可正常运行 ; c) 直流电源 纹波≤额定电压的 15%,静态功耗50W,动作时功耗 70W。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模拟量 /开关量输入输出 a) 额定交流电流输入为 5A或1A; b) 额定交流电压输入为 100V; c) 开关量输入宜配置 25路开关量输入通道; d) 开关量输出宜配置 30路开关量输出通道。 5.1.2 测量及计算精度 NB/T 11221—2023 3 a) 测量电压、电流的准确度等级采用 0.2级; b) 测量有功功率的准确度等级采用 0.5级; c)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不应大于 0.002Hz,可根据属地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d) 频率采样周期应小于 100ms; e) 一次调频程序运算周期应小于 100ms。 f) 频率变化率 时间窗口宜不大于 200ms,不小于 100ms。 5.1.3 控制技术参数 a) 频率测量范围为 5 5 N N ff f ; b) 频率控制死 区为 Hz f Hz N 06.0 02.0  ,可根据电网需求确定 ; c) 调差系数宜为 2%~6%; d) 过频频率控制斜率 %*1 Nf 宜为 0.1~5Hz/s ; 5.2 频率监测与控制 5.2.1 控制基本原则 装置的控制对象应为电站内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若电站配置储能系统)。 当光伏电站有功出力高于预定参与调频的有功功率且电网频率偏离预定的频率死区时, 装置应自动 调整有功功率减少频率偏差,当电网频率恢复至调频动作死区范围内时,自动退出调频功能,并能满足 以下要求: a) 当电网频率下扰越限时,如光伏发电单 元处于限功率状态, 装置应根据惯量响应、一次调 频曲线快速增加有功功率,增加至目标值或当前最大有功功率 ; b) 当电网频率上扰越限时, 装置应根据惯量响应、一次调频曲线快速减小有功功率,减小至 目标值或当前最小有功功率; c) 如光伏电站配有储能系统 ,装置应根据惯量响应、一次调频曲线、逆变器及储能系统的出 力特性,合理分配有功功率,实现光伏电站频率响应。如调度有要求,应按照调度指令进行 控制。 d) 集中协调控制光伏电站内所有光伏发电单元; e) 与调度 AGC、AVC主站通讯,上传采集数据,接受控制命令; f) 监测光伏发电单元安全约束调 节,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实施控制 命令输出。 g) 装置应具备惯量响应、一次调频 分别投退功能,并将功能投退 与动作信号上传至光伏电站 监控系统。 h) 装置协助光 伏电站,应满足 GB/T 19964 的有关要求。 i) 装置应控制光伏电站调频响应滞后时间不大于 1s,响应时间不大于 5s,功率响应偏差不大 于电站额定功率的 ±1%。 5.2.2 惯量响应 装置应具备惯量响应功能,并能实时监测并网点频率。 惯量调频死区可 根据电网实际情况确定, 宜设定在±( 0.02Hz~0.06Hz ) ,频率变化率采样 周期宜 不大于 200ms)当频率偏差大于死区范围, 且光伏电站出力大于 20%PN时,装置应在满足公式( 1)条 件下提供惯量响应, 并且光伏电站 有功功率变化量 ∆P应满足公式( 2),光伏电站有功功率上升时间不NB/T 11221—2023 4 大于 1s,允许偏差不大于± 1%PN。光伏电站通过限功率、配比储能等方式,保证 最大可用有功调节量不 低于 10%PN,TJ典型取值为 4s~12s,推荐设定值为 5s。 0dtdfΔf (1) N NJPdtdf fTΔP  (2) 式中: t ——时间,单位为秒( s); f ——装置并网点频率,单位为赫兹( Hz); TJ ——光伏电站惯性时间常数,单位为秒( s); PN ——光伏电站额定功率,单位为兆瓦( MW); f N ——系统额定频率,单位为赫兹( Hz); f ——光伏电站并网点频率变化量, f f f N ,单位为赫兹( Hz); P ——光伏电站惯量支撑有功功率变化量,单位为兆瓦( MW)。 5.2.3 一次调频 当系统频率偏差大于死区范围, 宜设定为± ( 0.02Hz~0.06Hz) ; 且光伏电站有功出力宜大于 10%PN 时,装置应能控制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装置应具备过频响应与欠频响应两种调频响应功能,可 独立投入或同时投入,具备投入方式根据电网实际情况确定。装置的一次调频功能应包含基本调频响应 模式,宜包含分段调频响应模式。 a) 基本调频响应模式 基本调频响应模式下,装置应能根据并网点频率测量值,按照公式( 2)和图1调整电站有功功率。      11 111 1 ,) (,) ( H N NH HL N NL L ffPff fKffPff fK ΔP (2) 式中: P——光伏电站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量,单位为兆瓦( MW); K L1 ——有功调频系数( 欠频响应); K H1 ——有功调频系数( 过频响应); PN ——光伏电站额定功率,单位为兆瓦( MW); f L1 ——欠频响应动作死区阀值 ,单位为赫兹( Hz); f H1 ——过频响应动作死区阀值 ,单位为赫兹( Hz); f ——装置并网点频率 ,单位为赫兹( Hz); f N ——系统额定频率 ,单位为赫兹( Hz)。 NB/T 11221—2023 5 fL1 fH1 49.8 f (Hz)P(kW) P0 6%PN 10%PN 48.0 50.30.2PN f00 51.5 图1 基本调频响应模式 b) 分段调频响应模式 分段调频响应模式下,装置在有功功率可调节范围内应能根据频率偏差值,在不同频率偏差 范围采用不同调频系数调整有功功率,按公式( 3)计算,分段调频响应模式见图 2。      22 12 11 11 21 122 2 H N NH HH H N NH HL L N NL LL N NL L f ,fPff) (fKff ,fPff) (fKff ,fPff) (fKf ,fPff) (fK ΔP (3) 式中: P——光伏电站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量,单位为兆瓦( MW); K L1 ——有功调频系数( 欠频响应Ⅰ段) ; K H1 ——有功调频系数( 过频响应Ⅰ段); K L2 ——有功调频系数( 欠频响应Ⅱ段); K H2 ——有功调频系数( 过频响应Ⅱ段); PN ——光伏电站额定功率,单位为兆瓦( MW); f L1 ——欠频响应动作死区阀值,单位为赫兹( Hz); f H1 ——过频响应动作死区阀值,单位为赫兹( Hz); f ——装置并网点频率,单位为赫兹( Hz); f N ——系统额定频率,单位为赫兹( Hz)。

.pdf文档 NB-T 11221-2023 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11221-2023 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第 1 页 NB-T 11221-2023 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第 2 页 NB-T 11221-2023 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22:35: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