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080.10 B 3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025--2011 香蕉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Evaluating standards for elite and rare germplasm resources- Banana(Musa spp.) 2011-09-01 发布 2011-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02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秉智、许林兵、江用文、杨护、熊兴平、易干军、吴元立、魏岳荣、李春雨、胡春 华、黄永红、董涛、盛欧。 I NY/T 2025—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香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Musa spp.)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鉴定方法和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香蕉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94水果、蔬菜可溶性糖测定法 GB/T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NY/T1319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香蕉 3 术语和定义 NY/T 131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优良种质资源 elite germplasm resources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好且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 3. 2 特异种质资源 rare germplasm resources 性状表现特殊的、稀有的种质资源。 3. 3 优异种质资源 elite and rare germplasm resources 特异种质资源和优良种质资源的总称。 4技术要求 4.1样品采集 按NY/T 1319的规定执行。 4.2鉴定数据 除抗香蕉枯萎病抗性鉴定外,每个性状应至少进行2茬重复鉴定(一茬为新植蕉),性状观测值至少 取其2茬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4.3指标 4.3.1优良种质资源指标 优良种质资源指标见表1。 表1优良香蕉种质资源指标 序号 性状 指 标 香蕉类≤280cm 假茎高度 大蕉类²≤300cm 龙牙蕉类”、粉蕉类4450cm NY/T 2025—2011 表1 (续) 序号 性 状 指 标 香蕉类:整齐 2 梳形 大蕉类、龙牙蕉类、粉蕉类:较整齐 香蕉类(三倍体、四倍体不抗枯萎病的≥25.0kg,抗病的≥20.0kg;抗病的二倍体≥ 6. 5 kg) 株产量 大蕉类≥22.5kg 龙牙蕉类(不抗枯萎病的≥22.5kg;中抗级或以上≥15.0kg) 粉蕉类(不抗枯萎病的≥22.5kg,抗枯萎病的≥12.5kg) 香蕉类≥18.0% 可溶性糖含量 大蕉类≥20.0% 龙牙蕉类、粉蕉类≥20.0% 香蕉类、粉蕉类0.40% 5 可滴定酸含量 大蕉类、龙牙蕉类<0.50% 枯萎病4号和枯萎病1号生 香蕉类:4号生理小种中抗级或以上 理小种抗性 龙牙蕉类、粉蕉类:中抗级或以上 香蕉类种质:尖苞片蕉(M.acuminata Colla.)一类的香蕉种质资源,包括AA、AAA、AAAA等基因型香蕉种质,此 类香蕉包括:香牙蕉类、大密舍类、二倍体香蕉类、红绿蕉类等。 大蕉类种质:棱角较明显、果实不被粉、酸甜、微酸带甜、极少或无香味的一类香蕉种质资源,基因型主要为ABB或 AAB,也包括AB、BB、BBB、AAAB、AABB、AB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龙牙蕉类种质:果指棱角不明显、圆柱形、果形直或微弯、果实不被粉、具特殊香味的一类香蕉种质资源,基因型主要 为AAB,也包括AB、AAAB、AA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粉蕉类种质:果形较直、果色黄绿或灰绿、叶柄基部及果实常被蜡粉、清甜或微酸浓甜、微具特殊香味的一类香蕉种 质资源,基因型主要为ABB,也包括AB、ABBB、BB、B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4.3.2特异种质资源指标 特异种质资源的指标见表2。 表2特异香蕉种质资源指标 序号 性 状 指 标 香蕉类≤220cm 假茎高度 大蕉类²≤250cm 龙牙蕉类”、粉蕉类≤300cm 香蕉类≥200g 2 单果重 大蕉类≥250g或≤50g 龙牙蕉类、粉蕉类≥180g或≤50g 3 果指长度 香蕉类≥22.0cm 熟果皮色 4 红,紫红或金黄 香蕉类≥19.0% 5 可溶性糖含量 大蕉类、龙牙蕉类、粉蕉类≥21.0% 6 可滴定酸含量 大蕉类、龙牙蕉类≤0.40%或≥0.70% 香蕉类:4号生理小种抗级或以.上 枯萎病4号和枯萎菱病1号生 龙牙蕉类:1号或4号生理小种抗级或以F 理小种抗性 粉蕉类:1号生理小种中抗级或以上或4号生理小种抗级以上 香蕉类种质:尖苞片蕉(M.acuminata Colla.)一类的香蕉种质资源,包括AA、AAA、AAAA等基因型香蕉种质,此 类香蕉包括:香牙蕉类、大密舍类、二倍体香蕉类、红绿蕉类等。 大蕉类种质:棱角较明显、果实不被粉、酸甜、微酸带甜、极少或无香味的一类香蕉种质资源,基因型主要为ABB或 AAB,也包括AB、BB、BBB、AAAB、AABB、AB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龙牙蕉类种质:果指棱角不明显、圆柱形、果形直或微弯、果实不被粉、具特殊香味的一类香蕉种质资源,基因型主要 为AAB,也包括AB、AAAB、AA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粉蕉类种质:果形较直、果色黄绿或灰绿、叶柄基部及果实常被蜡粉、清甜或微酸浓甜、微具特殊香味的一类香蕉种 质资源,基因型主要为ABB,也包括AB、ABBB、BB、BBB等的部分香蕉种质。 2 NY/T 2025—2011 5鉴定方法 5. 1假茎高度 按NY/T 1319的规定执行。 注:结果以新植蕉和宿根蕉二茬的平均值表示。 5.2梳形 按NY/T1319的规定执行。 5.3果指长度 按NY/T1319的规定执行。 5.4株产量 按NY/T1319的规定执行。 5.5单果重 按NY/T1319的规定执行。 5. 6 可溶性糖含量 按GB/T 6194 的规定执行。 5.7可滴定酸含量 按GB/T12456的规定执行。 5.8枯萎病抗性 参照附录 A 或附录 B,且各生理小种方法相同。 6 判定 6.1优良种质资源 优良种质资源除应符合表1中第1项、第4项、第5项指标外,还应符合第3项或第6项指标中任 一项指标。香蕉类种质则还应同时符合第2项指标。 6.2特异种质资源 特异种质应符合表2中任何1项以上(含1项)指标。 6.3其他 除具有表1、表2规定以外的其他特异或优良性状指标的种质资源。 3 NY/T 2025—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全生育期香蕉枯菱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bense(E.F. Smith)Snyder & Hansen] 抗性鉴定 A.1 鉴定方法 全生育期田间鉴定法。 A.2试验地准备 选择前作为对照香蕉品种,且枯萎病发病率达80%以上的蕉园,土壤肥力一致,发病较均匀,有明 确的病菌生理小种;整地时用牛或机耕耙混匀土壤。 A. 3 3鉴定样品准备 采用无病苗圃育成6叶~8叶龄的假植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春植。 A.4田间设计 A.4.1完全随机排列田间设计 至少设20个裂区,随机方式排列裂区,裂区内每株为一个重复,并种植2行对照样品为整个试验区 的保护行。 A.4.2随机小区排列田间设计 5小区重复,每重复每份鉴定种质双行种植6株,以中间2株为调查样本,其余4株为保护行。小区 内各鉴定种质随机排列,以不抗病的主栽品种(或类型)(枯萎病1号小种用粉蕉或过山香,枯菱病4号 小种用威廉斯或巴西蕉)为对照种,并种植2行对照种作为整个试验区的保护行。 A.5 鉴定步骤 A.5.1植株密度与田间管理 种植密度与一般生产相同,除不使用枯萎病菌杀菌剂外,其他均为田间管理。 A.5.2样品及鉴定处理 待定植植株在田间生长1个月后,逐月进行植株病情观察,记录各植株枯萎病出现典型性黄叶、裂 茎、新叶畸型等外部症状及切开球茎发现褐黑病斑的内部症状为发病株,至收获时统计发病株。 A.6 结果计算 A. 6. 1 发病率 枯萎病发病率以R表示,依据调查的样品发病情况,按式(A.1)计算: R = Pf/PX 100.... (A. 1) 式中: Pf枯萎病发病株数,单位为株; P—调查的总株数,单位为株; 4 NY/T 2025—2011 R一一枯萎病株发病率,单位为百分率(%)。 A. 6. 2评价标准 依据发病率,按表A.1标准判定其全生育期香蕉种质的抗病水平。 表 A.1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标准 抗病级别 高抗(HR) 抗(R) 中抗(MR) 感(S) 高感(HS) 株发病率,% R<10. 0 10. 0≤R<20. 0 20. 0≤R<40. 0 40.0≤R<60.0 R≥60.0 5

.pdf文档 NY-T 2025-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香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025-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香蕉 第 1 页 NY-T 2025-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香蕉 第 2 页 NY-T 2025-2011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香蕉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20: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