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5 0 1 0 9 发 布 - - 2 0 2 5 0 5 0 1 - - 实 施 农 药 登 记 环 境 影 响 试 验 生 物 试 材 培 养 第 9 部 分 : 赤 眼 蜂 1 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C C S B 4 1 9 5 . 9 — 2 0 2 5 G u i d a n c e o n t h e h o u s i n g a n d c a r e o f o r g a n i s m s u s e d 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 t e s t o f p e s t i c i d e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 P a r t 9 : T r i c h o g r a m m a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195􀆰9—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NY/T4195«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的第9部分.NY/T4195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蜜蜂; ———第2部分:日本鹌鹑; ———第3部分:斑马鱼; ———第4部分:家蚕; ———第5部分:大型溞; ———第6部分:近头状尖胞藻; ———第7部分:浮萍; ———第8部分:赤子爱胜蚓; ———第9部分:赤眼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朗、葛常艳、袁善奎、周欣欣、单炜力、周艳明、蓝帅、张晶、刘新刚、张雷刚、丁悦、 赵秀振、严海娟. ⅠNY/T4195􀆰9—2025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9部分:赤眼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供试赤眼蜂的引入、验收、培养和繁殖等技术方法,以及记录资 料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稻螟赤眼蜂 (T􀆰japonicum)的实验室培养,其他品种的赤眼蜂培养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270􀆰17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7部分:天敌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 NY/T3275􀆰2 化学农药 天敌昆虫慢性接触毒性试验准则 第2部分:赤眼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羽化 eclosion 赤眼蜂在寄主卵内由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3􀆰2 寄生 parasitism 赤眼蜂成虫将产卵器刺入寄主卵内产卵,使其获得养分并完成生长发育的过程. 4 引入和验收 4􀆰1 引入 4􀆰1􀆰1 推荐使用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稻螟赤眼蜂 (T􀆰japonicum)开展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上述赤眼蜂品种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见附录A. 4􀆰1􀆰2 应从专业的赤眼蜂研究机构或能够出具品种证明的供应商处引种,并索取赤眼蜂的详细信息,如 寄主生物种类(品种)、寄生日期等. 4􀆰1􀆰3 尽可能缩短赤眼蜂寄生卵卡的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避光避雨,避免接触有毒有 害物质,避免高温(>30℃)和低温(<0℃)运输,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以防提前羽化或产生损伤. 4􀆰2 验收 实验室应对引入的赤眼蜂寄生卵卡及时进行验收,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卵粒是否饱满、是否已出现羽 化等. 5 培养 5􀆰1 验收合格的蜂种,宜在实验室内扩繁2代后再用于试验. 5􀆰2 将赤眼蜂寄生卵卡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避光培养.培养温度(25±2)℃,相对湿度50%~80%.赤眼 蜂在寄主卵内发育成熟并羽化后,可按照GB/T31270􀆰17和NY/T3275􀆰2的要求用于试验,也可用于实 1NY/T4195􀆰9—2025 验室内保种和繁殖. 6 繁殖 6􀆰1 寄主卵的获取 6􀆰1􀆰1 实验室进行赤眼蜂繁育时,宜采用米蛾卵作为寄主卵. 6􀆰1􀆰2 以配方饲料(玉米面、豆粉、麦麸按7∶2∶1的比例)培养米蛾.将混合饲料在121℃条件下灭菌 20min或置于105℃~120℃烘箱中加热3􀆰5h~5h,冷却后加入蒸馏水,使含水量达到15%左右,保持 饲料湿润但不结团. 6􀆰1􀆰3 培养条件为(25±5)℃,相对湿度50%~80%,光暗比16h∶8h.米蛾成虫羽化后,将其转移至 罩有178μm网纱的培养盒中交配产卵. 6􀆰2 寄主卵卡的制作 将收集的米蛾卵粘于干净的纸片上,制成寄主卵卡(例如尺寸为15mm×40mm),置于40W紫外灯 下灭活杀胚20min~30min,以备寄生.寄主卵卡可在4℃~8℃条件下保存2周. 6􀆰3 寄生 于赤眼蜂羽化48h内进行接蜂.按赤眼蜂和寄主卵比例为1∶20左右,利用趋光性,将种蜂转入装 有寄主卵卡的试管(例如L=80mm,d=15mm)中.将试管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避光培养,待赤眼蜂雌虫 将卵产入寄主卵中进行寄生.培养条件为(25±2)℃,相对湿度50%~80%.寄生时间为24h~48h. 寄生结束后,清除全部种蜂,获得赤眼蜂寄生卵卡. 6􀆰4 寄生率和羽化率确认 寄生卵卡制作完成后,随机抽取该批次10%以上的卵卡,剪取至少1000粒卵,按照本文件第5章描 述的方法进行培养.培养至4d~5d时调查寄生率,然后继续培养至羽化出蜂,统计羽化率.其中,寄生 率以统计样本中黑色卵占总卵数量的百分比表示.羽化率以羽化出蜂的数量占总寄生卵数量的百分比表 示.寄生率或羽化率<80%的卵卡不应用于培养供试赤眼蜂. 6􀆰5 寄生卵卡的保存 赤眼蜂寄生卵卡可按照GB/T31270􀆰17和NY/T3275􀆰2的要求用于培养供试赤眼蜂,也可用于继 续保种.使用前,寄生卵卡可在4℃~8℃条件下保存2周. 7 记录资料 7􀆰1 应对赤眼蜂培养及其寄主卵获取相关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进行文件规定和记录. 7􀆰2 对于每批次赤眼蜂,实验室应保存完整的培养记录,相关原始记录表格见附录B.主要记录包括: a) 引入与验收记录; b) 寄生率和羽化率检查记录/赤眼蜂培养记录; c) 寄主生物培养记录; d) 寄主卵的准备记录; e) 赤眼蜂繁殖培养记录等. 2NY/T4195􀆰9—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赤眼蜂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A􀆰1 生物学背景 赤眼蜂是我国利用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类.其属膜翅目小蜂总科赤眼蜂科赤 眼蜂属,是一种卵寄生蜂,分布广,易于繁育,寄主多.寄主以鳞翅目昆虫为主.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的 常用赤眼蜂种类包括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稻螟赤眼 蜂(T􀆰japonicum)等. A􀆰2 形态特征 赤眼蜂体小,头阔而短,后头向内弯曲,复眼赤红色.前翅较宽,痣脉、缘脉及缘前脉连成“S”形,缘脉 紧接翅前缘,翅边缘有缘毛.雌虫触角6节,柄节长,梗节近于梨形,有微小环状节,索节2节,棒节1节, 上具短毛.雄虫触角4节,索节与棒节愈合成不分节的短棒,上有长毛.除稻螟赤眼蜂外,大多数种的产 卵器未伸出腹端.多数赤眼蜂种出现翅退化或出现无翅雄虫,无翅雄虫触角形态与雌虫接近.常见赤眼 蜂种的鉴别以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为主、其他形态特征为辅.常见种的区分参见表A􀆰1. 表A􀆰1 常见赤眼蜂种的区分 品种 雄性外生殖器特征 其他形态特征 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ostriniae) 阳基背突呈三角形,末端收窄,两边向 内弯曲,末端伸达Da的1/2;腹中突呈长 三角形,无隆脊,其长度相当于D的 4/9;阳茎及其内突的全长仅相当于阳基 的长度 雄虫体长约0􀆰6mm.体黄色,前胸背板及 腹部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毛细长;雌虫体黄 色,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产卵器稍 短于后足胫节 松毛虫赤眼蜂 (T􀆰dendrolimi) 阳基背突末端伸达D的3/4以上,侧 叶宽圆;腹中突长大,其长度相当于D 的3/5~3/4 雄虫体长0􀆰5mm~1􀆰4mm.体黄色,腹部 黑褐色.触角毛长;25℃条件下培养出的雌虫 全体黄色,仅腹部末端及产卵器末端有褐色的 部分 稻螟赤眼蜂 (T􀆰japonicum) 腹中突不明显;中脊自两钩爪之间向 基部伸出,其长度约为阳基全长的1/4; 两钩爪基部的内侧相连;阳基细长,背突 末端钝圆,基部渐次收窄而无侧叶,钩爪 伸达D的1/2;阳茎明显长于内突,两者 全长仅相当于阳基的长度 雄虫体长0􀆰5mm~0􀆰8mm.体黑褐色至暗 褐色.触角毛柄节淡黄色,其余黄褐色.触角 毛长而尖;雌虫体色与雄虫相近,产卵器略超出 腹端   a D表示腹中突基部至阳基侧瓣末端的距离. A􀆰3 生活史 赤眼蜂的生活史见图A􀆰1.其个体发育分为5个阶段:卵期(胚胎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 与其他全变态昆虫不同,赤眼蜂整个发育过程无明显分界,全部在寄主卵内完成.赤眼蜂雌蜂靠嗅觉找

.pdf文档 NY-T 4195.9-2025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9部分 赤眼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195.9-2025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9部分 赤眼蜂 第 1 页 NY-T 4195.9-2025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9部分 赤眼蜂 第 2 页 NY-T 4195.9-2025 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生物试材培养 第9部分 赤眼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29: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