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5 0 1 0 9 发 布 - - 2 0 2 5 0 5 0 1 - - 实 施 水 稻 耐 冷 性 鉴 定 技 术 规 程 0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 0 1 C C S B 4 4 5 4 — 2 0 2 5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o l d t o l e r a n c e i n r i c e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45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 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龙植、马小定、崔迪、张三元、戴陆园、杨春刚、汤翠凤、韩冰. ⅠNY/T4454—2025 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稻耐冷性鉴定程序,规定了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鉴定过程中 样品准备、种子浸种、种子催芽、育苗移栽、低温处理、鉴定指标调查、耐冷性分级与判定等阶段的有关要 求,描述了上述阶段的操作过程记录、标记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的耐冷性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对发芽率 relativegerminationpercentage 同一品种低温处理下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处理下种子发芽率的百分比. 3􀆰2 死苗率 deadseedlingpercentage 死苗数占供试出芽种子粒数的百分比. 3􀆰3 叶赤枯度 leafredblightdegree 鉴定种质幼苗期受低温冷害后,叶片呈黄化、干枯或幼苗死亡的等级描述. 3􀆰4 空壳率 emptygrainpercentage 稻穗的空瘪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 3􀆰5 耐冷级别 coldtolerancegrade 鉴定种质耐冷程度的等级描述. 4 发芽期耐冷性鉴定 4􀆰1 样品准备 4􀆰1􀆰1 对照品种 采用以下对照品种或已知耐冷水稻种质作为耐冷对照. 耐冷对照品种:松粳16、延粳28、铁粳6号、昆明小白谷. 4􀆰1􀆰2 种子准备 每份鉴定种质和对照品种精选成熟饱满的种子500粒,不包衣或拌种. 4􀆰2 仪器与试剂 4􀆰2􀆰1 仪器及器具 恒温烘箱、光照培养箱、直径9cm培养皿、9cm定性滤纸、镊子. 4􀆰2􀆰2 试剂 2􀆰5%NaClO(v/v)消毒液、蒸馏水. 1NY/T4454—2025 4􀆰3 鉴定步骤 4􀆰3􀆰1 种子浸种 将鉴定种质和对照品种的种子置于50℃恒温烘箱处理48h.每份材料随机挑选饱满无霉点种子50 粒,置于垫双层滤纸的1个培养皿中,培养皿上标注鉴定种质编号,设3次重复.用2􀆰5%NaClO(v/v)消 毒液处理30min,用蒸馏水清洗3次~4次.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没种子;在常温下浸种24h后,再用蒸 馏水洗涤2次~3次. 4􀆰3􀆰2 低温处理 在浸种后的培养皿里加入15mL蒸馏水,盖好皿盖,置于昼10h/夜14h、昼光照1000lx的14℃光 照培养箱内,进行低温处理.每天更换等体积蒸馏水1次. 4􀆰3􀆰3 对照处理 在浸种后的培养皿里加入15mL蒸馏水,盖好皿盖,置于昼10h/夜14h、昼光照1000lx的30℃光 照培养箱内催芽.每天更换等体积蒸馏水1次. 4􀆰3􀆰4 发芽粒数调查 低温处理和对照处理14d后,调查种子发芽粒数.以芽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根长达种子长度为发 芽标准,调查记载发芽种子粒数. 4􀆰3􀆰5 发芽率计算 种子发芽率按公式(1)计算: G=NGN NTN×100 (1) 􀆺􀆺􀆺􀆺􀆺􀆺􀆺􀆺􀆺􀆺􀆺􀆺􀆺􀆺􀆺􀆺􀆺 式中: G———发芽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NGN———种子发芽粒数的数值; NTN———供试的种子总粒数的数值. 4􀆰3􀆰6 相对发芽率计算 根据低温处理和对照处理下检测的发芽率,按公式(2)计算相对发芽率: RG=GLT GCK×100 (2) 􀆺􀆺􀆺􀆺􀆺􀆺􀆺􀆺􀆺􀆺􀆺􀆺􀆺􀆺􀆺􀆺􀆺 式中: RG———相对发芽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GLT———低温处理下发芽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GCK———对照处理下发芽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5 芽期耐冷性鉴定 5􀆰1 样品准备 5􀆰1􀆰1 对照品种 耐冷对照品种:松粳16、延粳28、铁粳6号、昆明小白谷. 5􀆰1􀆰2 种子准备 同4􀆰1􀆰2. 5􀆰2 仪器与试剂 同4􀆰2. 5􀆰3 鉴定步骤 5􀆰3􀆰1 种子催芽 将鉴定种质和对照品种的种子置于50℃恒温烘箱处理48h.每份材料随机挑选饱满无霉点种子 100粒,置于垫双层滤纸的1个培养皿中,培养皿上标注鉴定种质编号,设3次重复.用2􀆰5%NaClO(v/ 2NY/T4454—2025 v)消毒液处理30min,蒸馏水清洗3次~4次.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没种子;在常温下浸种24h后,再用 蒸馏水洗涤2次~3次.盖好皿盖,在设置为无光照条件的30℃~32℃培养箱内催芽1d~3d,当芽长达 到约5mm时从培养箱取出. 5􀆰3􀆰2 挑选发芽种子 从培养箱取出培养皿,用蒸馏水洗涤1次~2次.从发芽的种子中挑选芽长约5mm的种子50粒, 置于原培养皿,加入适量水,使水深达到种子厚度的一半,盖好皿盖. 5􀆰3􀆰3 低温处理 将放好发芽种子的培养皿置于昼14h/夜10h、昼光照3000lx的5℃光照培养箱内,低温处理10d. 5􀆰4 死苗数调查 低温处理结束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皿.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后,置于温度25℃左右有 阳光的室内或温室,使其恢复生长.每天更换1次水.恢复生长7d~10d后,调查死苗数. 5􀆰5 死苗率计算 按公式(3)计算死苗率: DR=NDS NTN×100 (3) 􀆺􀆺􀆺􀆺􀆺􀆺􀆺􀆺􀆺􀆺􀆺􀆺􀆺􀆺􀆺􀆺􀆺 式中: DR———死苗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NDS———死苗数的数值; NTN———供试的发芽种子总粒数的数值. 6 幼苗期耐冷性鉴定 6􀆰1 样品准备 6􀆰1􀆰1 对照品种 松粳16、吉粳81、中花8号、昆明小白谷. 6􀆰1􀆰2 种子准备 同4􀆰1􀆰2. 6􀆰2 仪器设施及试剂 6􀆰2􀆰1 仪器设施 人工气候箱、光照培养箱、恒温冷水池、温室、塑料大棚. 6􀆰2􀆰2 试验器具及试剂 育苗盘(60cm×30cm×3cm)、营养土、2􀆰5%NaClO(v/v)消毒液. 6􀆰3 鉴定步骤 6􀆰3􀆰1 播种育秧 种子经消毒、浸种和催芽,将发芽种子播种于装有床土的育苗盘中;育苗盘上标注鉴定种质编号.每 个材料播15粒~20粒,以行距5cm、株距2cm进行点播.设3次重复.在能够使秧苗正常生长的温室、 塑料大棚育苗. 6􀆰3􀆰2 低温处理 在3叶~4叶龄期,将试验秧苗置于昼14h/夜10h、昼光照3000lx的10℃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7 d;或置于12℃恒温冷水池(水深5cm),低温处理10d. 6􀆰4 叶赤枯度调查 低温处理结束后,将鉴定种质秧苗移至25℃左右的温室,使其恢复生长.7d~10d后,调查记载幼 苗的叶赤枯度. 7 孕穗期耐冷性鉴定 7􀆰1 样品准备 3NY/T4454—2025 7􀆰1􀆰1 耐冷对照品种 松粳16、龙粳31、吉粳81、铁粳6号、丽粳9号、昆明小白谷. 7􀆰1􀆰2 种子准备 同4􀆰1􀆰2. 7􀆰2 仪器设施及试剂 7􀆰2􀆰1 仪器设施 人工气候箱、人工气候室、恒温冷水池、恒温冷水灌溉鉴定圃. 7􀆰2􀆰2 器具及试剂 育苗盘(60cm×30cm×3cm)、营养土、2􀆰5%NaClO(v/v)消毒液、塑料桶、钵、标牌、标签、剪子. 7􀆰3 短期低温处理鉴定 7􀆰3􀆰1 育苗移栽 种子经消毒、浸种和催芽,将发芽种子播在装有床土的育苗盘进行育秧;育苗盘上标注鉴定种质编 号.在3叶~4叶龄期,把秧苗移栽到装有营养土的塑料桶或钵里,每个桶或钵里栽6穴,每穴1株,并 插标牌标注种质编号.每份鉴定种质栽5桶或钵.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每个单株保留1个主茎或分蘖 茎,其余剪掉. 7􀆰3􀆰2 低温处理 在减数分裂期即当剑叶与倒二叶的叶枕距为-4cm~2cm时进行低温处理.处理前挑选水稻茎的 叶枕距处于-4cm~2cm的3个桶或钵挂标签标记,标注低温处理起始日期.上午8:00将鉴定植株置 于昼14h/夜10h、昼光照3000lx的16℃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7d;或置于16℃恒温冷水池(水深 30cm),低温处理7d. 7􀆰3􀆰3 空瘪粒数调查 低温处理结束后,将鉴定植株移至能够使水稻正常生长的温室或室外,成熟后调查挂标签的稻穗空瘪 粒数.以穗部露出剑叶鞘外3cm时作为抽穗标准,记载挂标签植株的抽穗期,并计算低温处理起始至抽 穗的历时时间.历时9d~13d的稻穗空瘪粒数均视为有效数据;历时小于9d或大于13d的稻穗空瘪 粒数均视为无效数据.随机挑选低温处理视为有效的10个稻穗,调查每穗空瘪粒数和每穗总粒数,计算 其平均值. 7􀆰3􀆰4 

.pdf文档 NY-T 4454-2025 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454-2025 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4454-2025 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4454-2025 水稻耐冷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0:45: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