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3.200 A 12 LB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Guideline for measurement of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14-12-26发布 2015 -04- 01 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LB/TXXXXX—201X 目 次 前言 3 引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总则, 3 3.1以人为本 3. 2 可持续发展 3.3 综合协调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核定原则 4. 1 4. 2 核定方法. 4. 3 核定步骤 5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表A. 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 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 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 表A.5 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 表A.6 山岳类景区示例. 10 表A.7 主题公园类景区示例 10 LB/T XXXXX—201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张树民、刘锋、王晓宇、方言、倪灵、何燕、冶治青、谢雯、石凤玲、 易长柏、韩智贤、李雪。 2 LB/T XXXXX—201X 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导和规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景区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推动景 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 LB/T XXXXX—201X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最大承载量 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 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 2 空间承载量 space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 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 3 设施承载量 量facilitycarrycapacityofscenic area 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 旅游者数量。 2. 4 生态承载量 量ecolog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 量。 2. 5 心理承载量 psycholog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 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 6 社会承载量 societ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 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 7 瞬时承载量 instantaneous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4 LB/T XXXXX—201X 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 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 8 日承载量dail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 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 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3总则 3.1以人为本 以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安全第一,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确保旅游活动的有序 进行,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3.2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强调对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 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协调好景区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3.3综合协调 兼顾景区内各景点、各时段以及景区周边等多种因素,内外统筹,综合平衡旅游者、当地居民及政 府等各方利益,景区和地方政府通过沟通协作共同推进。 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4.1核定原则 4.1.1景区应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 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 4.1.2景区应测算出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基本值;在此 基础上,以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方面的指标或经验值作为参者。 4.2核定方法 4.2.1 瞬时承载量 4.2.1.1景区瞬时承载量一般是指瞬时空间承载量,瞬时空间承载量C由以下公式确定: C = ZX, /Y 式中: X——第i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 Yi一一第i景点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4.2.1.2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瞬时承载量取 决于瞬时设施承载量,瞬时设施承载量D由以下公式确定: 5 LB/T XXXXX—201X D, =ZD; 式中: D,一第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可以用座位数来衡量。 4. 2.2 日承载量 4.2.2.1景区日承载量一般是指日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C由以下公式确定: C, =ZX /Y × Int (T /t) = C × Z 式中: T 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Z一一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T/t)为T/t的整数部分值 4. 2.2.2 2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日承载量取决 于日设施承载量,日设施承载量D由以下公式确定: D, = ZD, ×M a 式中: D—第j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 M——第j个设施日最大运行次数; a——根据景区调研和实际运营情况得出的人均使用设施的个数; 通过系数a去掉单一旅游者使用多个设施而被重复计算的次数。 3当旅游者在景区有效开放时间内相对匀速进出,且旅游者平均游览时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4.2.2.3 时,日最大承载量由以下公式确定C: 7 C==×(tz -t。)= ×(t2 -to) ti -t。 t 式中: 1——景区高峰时刻旅游者人数; t一—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t 景区开门时刻(即景区开始售票时刻); t:景区高峰时刻; 景区停止售票时刻。 4.3核定步骤 4.3.1 资料采集 应收集整理景区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方面的相关资 料,包括但不限于: a)景区面积; b)有效游览面积; c)年均客流量; 6

.pdf文档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 第 1 页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 第 2 页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0:00: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