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946—2014 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阈值法 Chemicals-Acute fish toxicity testing—Threshold approach 2014-11-01实施 2014-04-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94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技术内容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测试与评价系列No.126《急性鱼类毒性试验阅值 法简要指南》(ShortGuidanceontheTresholdApproachforAcuteFishToxicity)(2o1o)一致。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小青、马中春、刘超群、谭曜、孙运、陈丹超、虞维娜、林振兴。 SN/T 3946—2014 引言 本标准为急性鱼毒性阈值法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指导方法。 指导方针计划中,工作组对该指导文件的草案进行了多次讨论。直到2010年3月23-25日召开的会议 上,该指导文件才被正式批准。化学物质委员会和化学品、农药、生物技术工作组的联合会议于2010年 5月5日将该指导文件纳人体系并作为标准进行发布。 基于动物福利和有效利用资源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动物使用非常重要。在水 生毒理学领域,尤其适用于根据OECDTG203进行的鱼类急性毒性试验。阈值法描述的是今后区域 鱼毒性可最初使用一个单一的浓度试验(即限量试验),且使用比传统的完整急性鱼类毒性研究更少的 试验用鱼。单个浓度的选择是基于阈值浓度(thresholdConcentration,TC)的推导,而TC又从可靠的 藻类和急性无脊椎动物(如水蚤)的毒性数据而来。如果某个组/物种的E/LCso是可用的,而鱼又比该 组/物种更敏感或更不敏感,此时,则应考虑在TC上进行鱼毒性试验。如果在使用TC的限量试验中 未出现死亡,则在进一步的危险或风险评估中,用TC代替LC50。 阈值法提议在进行体内急性鱼毒性试验时,要进行良好操作。阈值法主要基于这样的观察:鱼并不 总是最敏感的测试物种1。本概念最初在制药领域得到描述,后来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考虑到 OECDTG2033)中有必要加入限量试验,因此,将此概念进一步延伸到化学物质*。此外,一些出版物 确认阈值法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的确可以减少鱼的数量5,因此,也可应用到化学品之外的其他物质。 如果短期暴露结果表明,鱼是最为敏感的试验生物,那么阈值法则可提供浓度-反应关系来推导 精确的LC50。 1]参考文献[1,2]。 2】参考文献[2]。 3】参考文献[3,4]。 4】参考文献[5]。 参考文献[6,7]。 6) 参考文献[7]。 I SN/T 3946—2014 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值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阈值法的术语和定义、方法、数据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值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805 化学品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OECDTG201) GB/T21830 化学品 遥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OECDTG202) GB/T27861 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OECDTG20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急性毒性 acutetoxicity 生物体短时间(天)暴露于某种化学物质而产生的明显不良反应。在本试验中,急性毒性用半数致 死浓度(LCso)来表示,即在特定时间内,导致50%受试鱼死亡的物质浓度。如果对于藻类或潼类,则采 用半数抑制浓度(ECso)来表示,即在特定时间内,导致50%藻类或遥类出现生长或活动抑制的物质 浓度。 3.2 剂量dose 向生物体给予受试物染毒的量,本方法用mg/L表示。 3.3 限量试验 limittest 如有数据显示,预期受试物毒性不大时可进行限量试验。本试验中提及的限量试验浓度 为100mg/L。 4方法 4.1 试验类型 当需要提供急性鱼类毒性数据时,建议采用阅值法。整个方法可能包括以下试验类型: GB/T21805 化学品藻类生长抑制试验(TG201新鲜水藻类和蓝藻,生长抑制试验); GB/T21830 化学品 潘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TG202潘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GB/T27861 化学品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OECDTG203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限量试 1 SN/T 3946—2014 验); GB/T27861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试验(QOECDTG203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4.2试验步骤(见附录A) 4.2.1阅值浓度求导(步骤13) 选定现有的和可靠的藻类或急性无脊椎动物(如水蚤)毒性数据的最低ECso值为阈值浓度(TC)。 如果没有现成数据,则应按GB/T21805和GB/T21830或任何其他标准方法的要求获得可靠数据。 4.2.2在阈值浓度上的急性鱼类毒性试验评估(限量试验)(步骤4) 在阈值浓度上按照限量试验方法(GB/T27861)进行急性鱼类毒性试验。如果TC>100mg/L,则 在限量试验中,该测试物质的浓度应该是100mg/L。如果TC<100mg/L,且未见死亡,则表明在短期 暴露条件下,鱼并不是最敏感的测试生物群,且此时可认为LC5o>TC。如果观察到亚致死效应,则应 进行记录。如果实验组中有一条或多条鱼死亡,则应终止该试验并进行完整试验(步骤5)。在遵守 OECD的识别、评估指导性文件以及在使用临床体征作为实验动物人道端点的安全评价"中,应将剩下 的鱼进行处死。 4.2.3鱼类急性毒性完整试验(步骤5) 如果用TC进行限量试验观察到了死亡,则应按GB/T27861的要求进行完整试验。 5数据和报告 5.1数据 应给出每个观察项的数据并以表格形式汇总所有的试验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 处理。 5.2试验报告 5.2.1受试物 包括:受试物的状态、应用方法、稀释水的来源和主要化学性质(pH值、硬度、温度)、所用化学分析 法的方法步骤及分析结果、所用辅助物质的浓度、试验浓度列表以及各浓度下受试物在溶液中的稳定 性等。 5.2.2试验动物 包括:动物的品系、试验前适应环境的时间、各试验浓度所用动物的大小和数量、动物来源等。 5.2.3结果 包括:选择试验方法的原因、详细过程和试验结果、给出推荐的TC、LCso或ECso及可信度[计算方 法见参考文献。如果使用了参照物,也应报告其结果。 参考文献[8]。 参考文献[9~13]。 2 SN/T 3946—2014 5.2.4结果讨论与解释 应根据藻类和遥类的数据选择阙值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鱼类急性毒性限量试验或完整试验的 选择。 5.2.5 结论 本标准是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前期筛选试验,当鱼类急性毒性限量试验显示受试鱼有死亡时,应进 行完整的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3 SN/T3946—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步骤图 试验步骤图见图A.1。 步骤 结果 结论 进入步骤3 可获得可靠的涵类和藻类 采用已知的涵类和藻类 (如daphnid)的ECso值 (如daphnid)的ECso值 未能获得可靠的涵类和藻类 (如daphnid)的ECso值 根据GB/T21805或GB/T21830 可求出 进入步骤3 求出ECs0值 采用藻类和涵类试验的最低 最低ECo=TC 进入步骤4 ECso值推导出阀值浓度(TC) 未见死亡 LCso>TC或100mg/L; 无需进一步试验 在TC或100mg/L上(选择最低的那个), 按照GB/T27861进行限量试验 亚致死效应 记录观察结果 4 在实验组出现一条或 终止试验并进入步骤5; 多条鱼死亡 人道处死剩下的鱼 按GB/T27861的要求进行完整试验 求出鱼类LCso 剂量-反应曲线 图A.1 试验步骤图

.pdf文档 SN-T 3946-2014 化学品 急性鱼类毒性试验 阈值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3946-2014 化学品 急性鱼类毒性试验 阈值法 第 1 页 SN-T 3946-2014 化学品 急性鱼类毒性试验 阈值法 第 2 页 SN-T 3946-2014 化学品 急性鱼类毒性试验 阈值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8 23:54: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