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180. 10 E 92 SY 备案号:4817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585—2014 代替SY/T5192—2008,SY/T5585—2009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Seismic exploration cable 2014 -10 -15 发布 2015-03-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585—2014 目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分类 4 要求 试验方法 5 6 检验规则 7 包装、运输及贮存 SY/T558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整合并代替SY/T5192—2008《地震勘探专用电缆》和SY/T5585—2009《地震数传电缆 电参数测试方法》。本标准与SY/T5192—2008和SY/T5585—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电缆按使用环境的分类(见第3章); 删除了对导体材料的要求(见SY/T5192一2008的4.2); 删除了反射系数测试方法(见SY/T5585—2009的4.3); -增加了电缆绝缘电阻试验对施加电压和作用时间的要求(见4.10); 一增加了振动试验后性能检验的要求(见4.11.2); 一修改了数传电缆特性阻抗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见5.1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工业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物探装备分 公司、河北赛赛尔俊峰物探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旭、潘中印、邢亚敏、聂发君、李国栋、崔琪琳。 本标准代替了SY/T5192—2008和SY/T5585—2009。 SY/T5192—200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103—1991,SY/T5103—2000; -SY/T5192—1987,SY/T5192—1991; -SY/T5392—1991; SY/T5898—1993。 SY/T5585一200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585.1—1993; —SY/T5585.2—1993; SY/T5585.3—1993; -SY/T5585.4—1993。 II SY/T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勘探专用电缆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陆用地震勘探专用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设计、制造和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4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 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 试验方法 GB/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5441.2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工作电容试验电桥法 SY/T6541一2003物探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 3分类 陆用地震勘探专用电缆按用途可分为:模拟地震电缆、地震数传电缆和检波器组合软电缆;按使 用环境可分为阻水电缆和非阻水电缆。 4要求 4.1外观及标志 4.1.1电缆外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色泽均匀、无气孔、无杂质和机械损伤。 4.1.2电缆外护套表面应有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其内容应包括:产品商标、名称、规格或型号、制 造厂名称等。标识应清晰并容易辨认。用浸水脱脂棉或湿布轻擦10次后,字迹仍应清晰可辨。两个 完整的标识始末端之间距离不应大于200cm。 4.1.3电缆绝缘线表面应均匀平整,无杂质和机械损伤,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材料应有多种 颜色标志且色泽均匀,易于辨认。 1 SY/T5585—2014 4. 2 环境温度 电缆的工作温度及贮存温度为-40℃~+70℃。 4. 3 物理尺寸和机械性能 4. 3.1 电缆的物理尺寸要求见表1。 表 1 电缆的物理尺寸要求 序号 项目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检波器组合软电缆 电缆外径允差 1 ± 0.2 ± 0. 2 ± 0. 2 mm 外护套最薄厚度 2 ≥1. 0 ≥1. 1 ≥0.6 mm 绝缘层最薄厚度 3 ≥0. 06 ≥0. 06 ≥0. 06 mm 成品电缆长度允差 ±1 ±1 ±1 % 4. 3.2 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机械性能要求见表2。 表2 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机械性能要求 绝缘材料 护套材料 项目 检波器组合 检波器组合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软电缆 软电缆 抗张强度 ≥14 ≥17 N/mm² 老化前 断裂伸长率 ≥200 ≥280 ≥200 ≥500 ≥500 ≥300 抗张强度 ≥12 ≥16 ≥15 ≥14 N/mm? 老化后 断裂伸长率 ≥150 ≥240 ≥150 ≥450 ≥400 ≥240 % 处理温度 90 100 老化 ℃ 条件 处理时间 96 48 h 4. 4 抗拉力 电缆整缆抗拉力要求见表3。 表3 电缆整缆抗拉力要求 项目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检波器组合软电缆 抗拉力 ≥2100 ≥900 ≥600 N 2 SY/T5585—2014 4.5浸水 非阻水电缆浸水2h后,导电线芯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50MQ/500V。 4.6低温卷绕 电缆在-40℃环境下放置4h以上进行卷绕试验,目测护套表面应无可见裂纹。 4.7曲挠 模拟地震电缆和检波器组合软电缆曲挠试验单程不少于30000次;地震数传电缆曲挠试验单程不 少于10000次。曲挠试验后,电缆的导电线芯应无开路、短路或绝缘电阻降低现象。 4.8阻水特性 4.8.1阻水电缆填充的阻水材料不应使电缆性能降低,且阻水材料应是清洁无金属颗粒和其他异 物,对人的皮肤无毒无害。 4.8.2电缆的阻水特性要求是对1m长的电缆试样一端施加0.01MPa的水压并保持24h,另一端应 无水渗出。 4.9护套滑动力 阻水电缆护套滑动力要求见表4。 表4护套滑动力要求 项目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检波器组合软电缆 护套滑动力 ≥10 ≥12 ≥10 N 4.10电性能 电缆的电性能要求见表5。 4.11 成品电缆 4. 11.1 互换性 成品电缆段应具有互换性,且每次插合应一次完成,相应线芯全部导通,极性正确。 4. 11.2 2振动 成品电缆振动试验要求: a)振动参数: 振动频率:10Hz,20Hz,30Hz。 加速度:10m/s²。 一持续时间:每频点30min。 安装方式:非工作状态、垂直固定。 b)试验后,检查电缆两端插头、插座外观,应无紧固件、接插件松脱的现象;检查电缆通断, 应无开路、短路及电阻值超差等现象。 3 SY/T5585—2014 表5电缆电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模拟地震电缆 地震数传电缆 检波器组合软电缆 20℃时导体直流电阻 ≤260 ≤230 ≤190 1 /km 20℃时线芯间绝缘电阻 2 [500V(DC),1min] ≥150 ≥150 ≥150 MO · km 线对间工作电容 3 06≥ nF/km 特性阻抗允差 4 ±10 % 近端 ≥20(20MHz) 串音 dB 5 衰减 远端 ≥26 (20MHz) dB ≤4.5(1MHz) 工作衰减 ≤5(4MHz) 6 dB/100 m ≤15 (10MHz) ≤20(20MHz) 试验方法 5. 1 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 温度为20℃~25℃。 相对湿度小于85%。 5.2主要试验设备 电缆试验用主要设备包括: 拉力试验机和专用夹具。 读数显微镜。 绝缘电阻测试仪。 6位半数字多用表。 数字万用表。 网络/频谱分析仪。 电磁振动台。 温度试验箱。 卷绕试验机。 一钢卷尺。 外径千分尺。 曲挠试验机。 4

.pdf文档 SY-T 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第 1 页 SY-T 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第 2 页 SY-T 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9 00:28: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