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10 E 11 SY 备案号:48229—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747—2014 代替SY/T6747-2008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NMR physical property logging of oil and gas wells 2014一10一15发布 2015一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747—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仪器设备和材料配置 仪器工作条件 4 5 样品采集及处理 分析步骤及要求 6 7 录取参数 8 资料处理解释 9 资料项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核磁共振录井取样记录格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核磁共振录井样品分析记录格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核磁共振渗透率计算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核磁共振录井T2弛豫谱示意图格式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核磁共振录井成果表格式 SY/T 674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747--2008《油气探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与SY/T67472008相比,主要 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明确本标准适用于一维岩样核磁共振录井(见第1章); 删除了部分引用文件(见第2章); 0 增加了部分仪器设备和材料配备内容(见第3章); 修改了样品采集及处理的结构,细化了样品采集与样品处理两个主要内容(见第5章); 删除了开机内容(见2008年版的6.1); 修改仪器调参为仪器调试(见6.2); 修改标样分析为仪器标定(见6.3), 删除了关机内容(见2008年版的6.5); 增加了含气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参数(见第7章及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测录井所、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苑洪瑞、吕文起、王志战、王东生、刘建新、王鑫、许宪金、宋明会、曾永 文、陈天斌。 II SY/T67472014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井一维岩样核磁共振录井的设备材料、工作条件、岩样采集、处理、分析及录 取参数、资料处理解释和资料项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一维岩样核磁共振录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294录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 3仪器设备和材料配置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核磁共振样品分析仪:磁场强度0.05T~0.28T,磁场均匀度不低于0.025%,回波时间不 a) 大于0.6×10-3s,仪器运行稳定后的磁体温度误差不超过0.05℃。 不间断电源:录井现场使用不间断电源,续电时间不小于1h。 电子天平:精度不低于0.01g。 c) 真空样品饱和仪:真空饱和度-0.10MPa。 e) 真空泵:极限真空10Pa。 f) 标样:孔隙度分别为0.5%,1%,3%,6%,9%,12%,15%,18%,21%,24% 和27%。 g) 试剂:氯化钠(含量不小于99.5%)、氯化钾(含量不小于99.8%)、二氧化锰或氯化锰 (含量不小于99.0%)。 h) 保鲜膜:材质应为聚乙烯。 i) 取样桶:应使用密封、耐压、耐高温、耐腐蚀材质,内容积大于5mL。 4仪器工作条件 仪器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供电电源:电压220V±11V,频率50Hz±3Hz。 b)环境温度:16℃~29℃。 c)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d)仪器电路的相互绝缘及其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2Q·m,并装有漏电保护及接地 装置。 e) 仪器应远离热源安装,做到牢固、平稳,且与墙面的距离大于0.1m,与铁磁性物质的距离 1 SY/T6747—2014 大于1m。 5样品采集及处理 5.1样品采集 5.1.1按SY/T6294的规定进行样品采集,并填写“核磁共振录井取样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 5.1.2取样密度要求如下: a) 岩屑:目的层的储集层应逐包取样;非目的层的储集层,单层厚度不大于5m的层,在5m 井段间隔内取一个样,大于5m时,每5m取1个样,有油气显示的岩屑逐包取样。 b)岩心:不含油气显示的储集层岩心每米取2块至3块样品,含油气显示的储集层岩心每米等 间距取8块至10块样品。 c) 并壁取心:储集岩的旋转式井壁取心应逐颗取样, 5.1.3买 采样方法要求如下: 岩屑:岩屑清洗后20min内装人取样桶,所选样品应具有储层康始孔隙结构、直径大于 2mm的真岩屑,总体积以10mm×10mm×30mm为宜,标识清楚,在48h内分析。 b)岩心:在岩心的中心部位取样,岩心整理后30min内用取样工具取样,大小以25mm× 25mm×30mm为宜,用保鲜膜密封,标识清楚,现场分析、低温保存或蜡封保存。 井壁取心:在井壁岩心整理后10min内取样,大小以25mm×25mm×30mm为宜,用保鲜 膜密封,标识清楚,现场分析、低温保存或蜡封保存。 5.2样品处理 5.2.1 干样分析样品 干样分析前,除去录井现场取到的岩心样或井壁取心样表面水分,保持密封状态,现场待分析。 5.2.2! 物性分析样品 做物性分析前,应使用混合盐水(每升水中加人10gNaCI与10gKC1配成)对样品进行真空饱 和,岩屑样品饱和时间不少于0.5h,岩心和井壁取心样品饱和时间不少于2h,再去除表面水分待 分析。 5.2.3含油分析样品 做含油分析前,应使用锰试剂不小于10000mg/L的水溶液对岩样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应考虑地 区及岩性,不小于2h,再去除表面水分待分析。 6分析步骤及要求 6.1仪器调试 6.1.1系统参数设置 系统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核磁共振频率的偏移值不超过其额定频率的2%。 b)90°和180°脉冲宽度的测量信号幅度均达到最大。 在信号不失真的条件下,仪器接收增益设到最大。 2 SY/T67472014 其他特定参数保持仪器出厂设置。 6.1.2分析参数设置 采集参数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样品信息,满足录井解释和地质研究的需要,包括但不限于: a) 回波间隔。 b) 等待时间。 c) 采集回波个数。 d) 采集扫描个数。 6.2仪器标定 6.2.1 仪器标定要求 每次安装或维修仪器后,应对仪器进行误差、线性度测试;仪器连续运行24h应进行误差测试。 6.2.2误差要求 6.2.2.1将孔隙度不小于10%的至少两个不同标样依次置于仪器探头内,稳定5s后测量,并按公 式(1)计算其孔隙度相对误差,该值不应大于5%。 =(1i-Φ//)×100% (1) 式中: —孔隙度相对误差,用百分数表示;! pie——第i个标样的实测孔隙度,用百分数衰示; 一第i个标样的标定孔隙度,用百分数表示。 pib 6.2.2.2将孔隙度小于10%的至少两个不同标样依次置于仪器探头内,穗定5s后测量,并按公式 (2)计算其孔隙度绝对误差;该值不应于0.5%。 (2) 式中: 孔隙度绝对误差,用百分数表示; 第i个标样的实测孔隙度,用百分数表示; pic a- 第i个标样的标定孔隙度,用百分数表示。 6.2.3线性度要求 将不少于五个接近样品的不同孔隙度标样依次置于仪器探头内,稳定5s后测量,所刻度的孔隙 度线性度不应小于0.9996。 6.3样品分析 6.3.1将待测样品装入不含氢的非磁性容器(如玻璃试管)后,置于仪器探头内(样品高度不应超 过磁体均匀区)。 6.3.2确认仪器当前参数准确无误后,开始进行样品分析。 6.4记录填写 根据样品分析情况,填写“核磁共振录井样品分析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

.pdf文档 SY-T 6747-2014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747-2014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第 1 页 SY-T 6747-2014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第 2 页 SY-T 6747-2014 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9 01:09: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