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9.040 LY B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Defects in rattan cane 2012-02-23发布 2012-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数码防伪 LY/T205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负责起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所参加 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道春、吕文华、刘杏娥、王戈、余雁、尹光天、李荣生。 LY/T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棕榈藤藤材缺陷的分类、术语和图谱(参见附录A)。 本标准适用于藤材(包括原藤、刨光藤、磨光藤、抛光藤和大圆芯)的生产、贸易和加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手本文件。 2.1 节node 藤茎上着生叶的环状部位,通常向外略突起 2.2 长节longnode 节本身的长度明显比一般节要长 2.3 大节(或膨胀节) largejoint/swollen node 藤节处旱膨胀状,明显比节间藤径更大。 2. 4 密缝节 closejoint 藤节部位呈密缝状连接 2.5 diverted node 转向节 相邻节的节子走向趋向不同的方向。 2.6 节间 internodes 藤茎上相邻两节之间的部分 2.7 紧缩节(或短节) concentrated joint 节间长度明显短于正常节。 2.8 不均节 uneveninternodelength 相邻节的节间长度有明显不同。 2.9 龟形藤 tortoiseshape 整个藤节形状呈两头小、中间鼓起,似龟形。 2.10 变色 stain 藤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者。 LY/T2052—2012 2. 11 化学变色chemical stain 藤材由于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变色。常呈现浅棕红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材色 2.12 真菌变色fungalstain 藤材因真菌侵蚀而引起的变色。 2.13 霉菌变色 stainedbymouldfungi 藤材表层由霉菌菌丝体和孢子侵染所引起的变色。其颜色视孢子和菌丝以及所分泌的色素而定, 常有蓝、绿、黑、紫、红等颜色,通常呈斑点状或稠密的霉菌层。 2. 14 stained bystain fungi 变色菌变色 藤材,尤其在生材状态下,在变色菌的侵蚀下所引起。常见的是青变或蓝变,其他色斑有粉红、浅紫 色、棕褐色等。该缺陷主要由于藤材干燥不及时或保管不当所造成。 2. 15 腐朽菌变色 stainedbydecayfungi 腐朽菌侵入藤材的初期阶段所引起的变色。常见有:红斑、浅红褐色、棕褐色等。 2.16 藤皮变色 peelstain 发生于藤皮部位的变色。 2. 17 藤心变色 corestain 发生于藤心部位的变色。 2.18 腐朽rot;decay 由于腐朽菌的侵入,逐渐改变藤材颜色和细胞结构,使藤材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 致藤材物理、力学性能明显地改变,最后使藤材松软易碎,呈筛孔状、纤维状、裂块状和粉末状等。 2. 19 白腐whiterot 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质素和纤维素所形成。腐朽材呈白色纤维状,后期腐朽呈蜂窝状或筛孔状、海 绵状,材质松软、易剥落。 2.20 褐广brownrot 主要由褐腐菌侵蚀或降解藤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引起的腐朽现象。腐朽材褐色、质脆、呈龟裂状 (具纵横交错的块状裂隙)。后期腐朽材易捻成粉末状。 2.21 软腐softrot 因软腐菌的侵害,使藤材发生软化,材色变暗,干燥后呈龟裂状。常见于高湿环境下使用藤材。 2.22 藤皮腐朽 skindecay 发生于藤皮的腐朽。 2 LY/T2052—2012 2.23 藤心腐朽 5coredecay 发生于藤心的腐朽。 2.24 蛙孔borehole 昆虫或海生钻孔动物蛀蚀藤材的孔道。 2.25 表面虫眼、虫沟 surfaceinsectholeandgallery 蛀蚀藤材的径向深度不足1/5藤径的虫眼和虫沟。 2.26 深虫眼 deep insect hole 蛀蚀藤材的径向深度达1/5藤径及以上的虫眼和虫沟。 2. 27 针孔虫眼 pinhole 孔径小于1mm的虫眼。 2. 28 小虫眼 small insect hole 孔径为1mm~3mm的虫眼。 2. 29 大虫眼 large insect hole 孔径为3mm以上的虫眼。 2.30 虫眼 insecthole 害虫蚀藤材的孔眼或坑道。 2.31 蚁槽 antgroove 由白蚁蛀蚀藤材形成的沟槽。 2.32 蜂窝状孔洞 honeycombhole 粉类、食菌小、白蚁或海生钻孔动物等密集蛀蚀藤材成蜂窝状或筛孔状者。 2. 33 裂纹 shake;check;crack 藤材纤维沿纵向分离所形成的裂隙。 2.34 裂缝 crack 由于干燥不当或机械作用等引起的藤材较小裂纹。 2.35 劈裂 splits 采收或加工藤材时发生的较大裂纹。 2.36 藤表脆裂 fractured surfaces 因干脆而发生在藤表皮部位的径向裂纹。 3 LY/T2052—2012 2.37 藤表皱裂 splitting of the skin 发生于藤皮的径向皱缩状裂纹。 2.38 节裂nodeshake 发生在藤节部位的开裂。 2.39 芯裂(脆芯) core shake 发生在藤芯部位的开裂。 2. 40 环裂 round shake 发生在藤皮与藤芯之间的环形开裂 2.41 弯曲bend 藤材干形不直 2. 42 单向弯 unilateral bend 轴 藤材干形向一个方向弯曲 2.43 波浪状弯曲 wavy bend 藤材干形向多个方向驾曲,如 呈“S"形弯曲 2.44 锥形头 tapered end 藤材直径向一个方向呈现锥度突变 2.45 直径不均 uneven diameter 藤材的节间直径不 2. 46 藤材生长缺陷 growth defects 藤茎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态和表面缺陷 2. 47 扭曲twistdeformation 沿藤材长度方向呈螺旋状的弯曲。 2.48 藤表凹槽 grooved surface 藤表沿纵向向内部凹陷所形成的沟槽。 2. 49 藤表凸棱 skin ridge 藤表沿纵向向外部凸起所形成的棱脊。 2.50 加工缺陷 defect duetoprocessing;sawingdefect 藤茎在生长、采收、运输保管或锯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破损或伤痕。 4 LY/T2052—2012 2.51 砍伤 cuttingdamage 在砍切过程中遭受的损伤。 2.52 锯伤sawdamage 在锯切过程中遭受的损伤。 2.53 刮擦伤痕scratch 在生长、采收、运输、保管或加工过程中由于外部刮擦引起的创伤和疤痕。 2.54 切口不平deviatedkerf 藤材切口发生偏斜呈现不平直的现象 2.55 tearingdamage 撕裂 外力撕拉造成的藤材纤维剥离等损伤。 2.56 未完全切断 imperfect eutting 因锯切不完全引起的纤维状连接现象 2.57 瘢痕sear 藤茎在生长时期受菌、虫鸟鲁等伤害后所形成的伤疤以及在来收,运输保管或锯切加工过程中 因火烤引起的黑色斑痕等。 2.58 菌虫斑 wart 菌虫侵害所引起的藤材表皮的粗糙粒状物 2.59 鸟/兽害伤 bird or animal injury 鸟、兽伤害造成的藤材疤痕。 2.60 髓斑pithfleck 藤材内部在纵切面上长度不一的深褐色条纹,系藤茎在生长期间受昆虫危害后愈合所致。 2.61 烧伤/焦痕 burnortorch/scorchmark 用火烧烤藤材引起的黑色斑痕。 2.62 皱缩 wrinkle 藤材在干燥、保管过程中由干缩所致的形状变化。 2.63 横向皱缩verticalwrinkles 沿藤材径向方向发生的皱缩变形。 2.64 纵向皱缩longitudinalwrinkles 沿藤材长度方向发生的皱缩变形。

.pdf文档 LY-T 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第 1 页 LY-T 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第 2 页 LY-T 2052-2012 棕榈藤藤材缺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2 22:16: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