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LY B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ing cultivation of Ulmus pumila ‘Zhonghuajinye' 2014-08-21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30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印冉、李银华、贾宗错、霍对对、王玉忠、张均营、邢智远、李红、闫玲、闫淑芳。 H LY/T2306—2014 引言 中华金叶榆(Ulmuspumila“Zhonghuajinye')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石家庄市绿缘达园林工 程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彩色植物新品种,于2004年6月26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获 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新品种定名为美人榆”(品种权号20060008),2009年12月通过了国家林木良 种审定,审定良种名称为"中华金叶榆”,良种编号“国S-SV-UP-006-2009”;因此该品种具有“中华金叶 榆”和“美人榆”两个名称,在科研资料中较多以“中华金叶榆(美人榆)”的名称出现,涉及新品种权时以 “美人榆”名称出现,在市场应用中较多以“中华金叶榆”的名称出现,在本规程中统一简称为“中华金叶 榆”。 该品种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在进行该品种 的生产和流通时,必须得到品种产权单位的授权。 LY/T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金叶榆(Ulmuspumila“Zhonghuajinye")育苗的圃地选择、扦插、嫁接、栽培管 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起苗、运输、贮藏等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和流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hrub-shaped seedling 灌丛形苗 无通直的主干,枝条分布均匀且分枝量较大的丛生苗木。 3.2 乔木形苗tree-shapedseedling 由根部发出独立且通直的主干,树身高大的苗木,树干和树冠区分明显。 3.3 造型苗 modeling seedling 经过人工造型,以突出特有形状为主的苗木,分为规则几何形状和不规则形状。 4圃地 4.1地位置 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并排水良好的土地。 4.2土壤处理 苗木种植前进行深耕,耕前撒施农家肥7.5×10*kg/hm或基肥(腐熟的既肥)4.5×10*kg/hm~ 7.5×10*kg/hm,磷酸二铵300kg/hm,深翻25cm以上,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宜以南北朝向做 哇。育苗地前茬是农作物的,先浅耕灭茬再整地。 5扦插育苗 5.1# 扦插材质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幼嫩枝条为插穗。 1 LY/T23062014 5.2扦插时间 在夏秋季进行。 5.3扦插设施 5.3.1插床 插床应保证利于排水和保湿。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插床一般高出地面5cm~10cm,西北干旱地区 可略低于地面。 5.3.2遮荫设施 插床周围设固定木桩架,架上固定遮雨塑料膜,塑料膜上用55%75%遮荫网遮盖,插床周围用1m 高塑料膜围挡。 5.4扦插基质 扦插前将基质喷透水,再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彻底消毒。 5.5插穗 剪取当年生细嫩枝条,以半木质化程度为宜,截成每段长12cm~15cm的插穗,剪去中下部叶片, 保留上部两至三片叶,绑缚成捆。在浓度为400mg/kg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20s。 5.6扦插 扦插深度5cm,株行距3cm×5cm,将插穗周围的基质按实。扦插完立即喷水,保持叶片湿度。 5.7插后管理 插后的15d内,每1h喷雾一次,保持叶片湿润,气温过高时,中午可加喷一次:每5d喷一次800倍~ 1000倍多菌灵药液;15d左右抽查,待大部分枝条长出新根后,先撤掉塑料膜,5d再撤遮荫网。 5.8移栽准备 根系接近木质化时进行移裁,移裁前7d进行通风炼苗,炼苗期间减少喷水。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 裁,移裁前先开沟,株行距20cm×40cm。 5.9移裁 用小铲小心起出放人移植盘中,尽量少伤根,迅速运送到移裁地,将苗种植后压实根部土层,随即浇 水。移裁后要用55%~75%遮荫网进行一周的遮荫保护。苗木成活后,按灌丛苗进行管理。 6嫁接育苗 6.1砧木 如选用定植一年以上白榆作为砧木,需要在嫁接前截干,防止伤流;如选用当年种植白榆作为砧木, 需要在苗木未发芽前完成种植。 2 LY/T2306—2014 6.1.1乔木苗砧木种植 选取胸径4cm以上主干通直的白榆,作为乔木苗砧木。嫁接前在2.7m~2.8m处截干,按株行距 1.5m×1.5m或1.5mX×2m定植,浇第一遍透水,及时扶正苗木。 6.1.2灌丛苗砧木种植 挑选地径0.8cm~1.2cm的一年生白榆,作为灌丛苗砧木。种植前在距地面20cm处截于,按株 行距20cm×40cm定植,植后马上浇透水。 6.1.3造型苗砧木种植 选取地径3cm以上的白榆,作为造型苗砧木。根据不同造型目的,确定合理株行距,在距嫁接点上 20cm处定干。浇第一遍透水,及时扶正苗木。 6.2接穗 6.2.1加工 春季萌芽前进行,选取粗度在0.5cm1.2cm的当年生健壮枝条,剪成10cm~12cm,将接穗在 95℃~100℃石蜡中速蘸后,迅速投人冷水中冷却,捞起后将表面水分沥干,完成加工。 6.2.2贮存 将接穗装进编织袋中,置于冷藏库保存,在1℃~3℃的温度下冷藏,可贮藏至5月初供使用。 6.3嫁接方法 6.3.1插皮技接 用于乔木苗或粗度在2cm以上的特殊灌丛或造型砧木苗嫁接。 6.3.1.1嫁接时间 以砧木已离皮并未发芽前为宜。 6.3.1.2操作方法 6.3.1.2.1嫁接部位选择 乔木苗嫁接点为距地面2.5m处,低接球型苗为距离地面20cm处,悬空球型为距地面50cm或 80cm或100cm或120cm四种。 6.3.1.2.2接穗修剪 挑选0.8cm以上接穗,用锋利扁铲将基部削成马耳形长斜面,长3cm以上,再从削面背面两侧各 6.3.1.2.3接穗插入 用刀将砧木皮层撬开,将接穗大削面面向砧木木质部,垂直插人接口,使削面贴紧砧木木质部,深度 以接穗前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为宜,前面背面的形成层贴紧砧木的形成层;根据砧木粗度可嫁接2~4 根接穗。

.pdf文档 LY-T 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306-2014 中华金叶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12 22:28: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