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3.340.40 CCSC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8306—2025 代替GB/T38306—2019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Handprotection—Protectiveglovesagainstthermalrisks 2025-08-29发布 2026-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技术要求 2 ………………………………………………………………………………………………… 5 测试方法 5 ………………………………………………………………………………………………… 6 标识 6 ……………………………………………………………………………………………………… 7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8 ……………………………………………………………………………………… 附录A(规范性)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9 …………………………………………………………………… 附录B(规范性) 接触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11 …………………………………………………………… 附录C(规范性) 表面材料火焰耐受测试方法 12 ………………………………………………………… 附录D(规范性) 对流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13 …………………………………………………………… 附录E(规范性) 辐射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14 …………………………………………………………… 附录F(规范性) 少量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15 ……………………………………………… 附录G(规范性) 大量熔融金属泼溅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16 ……………………………………………… 参考文献 17 …………………………………………………………………………………………………… ⅠGB3830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8306—2019《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与GB/T38306—2019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破洞”(见3.5); ———更改了无害性的要求(见4.1,2019年版的4.1); ———更改了阻燃性能等级1级的续燃时间的技术要求(见表3,2019年版的表3); ———增加了接触热、对流热、辐射热、少量熔融金属飞溅、大量熔融金属泼溅性能测试后外观检查的 技术要求(见4.4.3~4.4.7); ———更改了接触热要求中对于3级及以上产品的表面材料火焰耐受测试要求(见4.4.3,2019年版 的4.4.3),增加了对流热、辐射热、少量熔融金属飞溅、大量熔融金属泼溅要求中对于3级及以 上产品的表面材料火焰耐受测试要求(见4.4.4~4.4.7); ———增加了手套最短长度要求及测试方法(见4.6、5.6); ———增加了手套测试预处理要求(见5.1); ———更改了耐磨损性、耐撕裂性、手套脱卸时间测试方法(见5.2、5.3、5.5,2019年版的5.2、5.3、 5.4); ———更改了标识的要求(见第6章,2019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第7章,2019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阻燃性能测试方法中的点火时间要求(见A.2,2019年版的5.5); ———更改了接触热防护性能测试步骤及测试结果的表示(见附录B,2019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表面材料火焰耐受测试方法(见附录C); ———增加了对流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中的手套背部的取样要求(见D.1),更改了测试步骤及结果 的表示(见D.3和D.4,2019年版的附录B); ———更改了辐射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中的取样要求及测试结果的表示(见附录E,2019年版的附 录C); ———增加了少量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性能测试方法中的取样要求(见F.1),更改了少量熔融金属飞 溅防护性能测试方法中测试结果的表示(见F.3,2019年版的5.9); ———增加了大量熔融金属泼溅防护性能测试方法中的取样要求(见G.1),更改了测试步骤及结果 的表示(见G.2和G.3,2019年版的附录D); ———删除了PVC膜热特性测定方法(见2019年版的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于201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GB38306—2025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热伤害手套(以下简称“手套”)的技术要求、标识和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描述了测试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防护火焰、接触热、对流热、辐射热、少量熔融金属飞溅或大量熔融金属泼溅等一种或 多种形式热伤害的手套。 本文件不适用于消防和焊接作业用手套。 注:本文件测试提供的是性能等级而非防护等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5456—2009 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 GB8965.3—2022 防护服装 熔融金属飞溅防护服 GB/T12624—2020 手部防护 通用测试方法 GB/T17599 防护服用织物 防热性能 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 GB24541—2022 手部防护 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GB38453—2019 防护服装 隔热服 GB42298—2022 手部防护 通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续燃时间 afterflametime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点火源移开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时间。 注:单位为秒(s)。 3.2 阴燃时间 afterglowtime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点火源移开后或有焰燃烧终止后持续无焰燃烧时间。 注1:单位为秒(s)。 注2:本文件中阴燃指发生在损毁区域边缘并伴随损毁区域蔓延的无焰燃烧现象。在损毁区域内部,部分区域会 由于前期所吸收热量的持续释放而产生红热现象,该红热现象的持续时间不计入阴燃时间。 3.3 熔融 melting 材料在高温下出现软化并可流动。 1GB38306—2025 3.4 滴落 dripping 材料在熔融过程中熔化液滴的分离。 3.5 破洞 hole 试样原始结构上形成的开口、断裂或孔洞。 3.6 接触温度 contacttemperature Tc 接触热测试中,加热筒接触区域的恒定表面温度。 3.7 阈值时间 thresholdtime tt 接触热测试中,热量计温度升高10℃所需的时间。 3.8 对流热传递指数 convectiveheattransferindex;CHTI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使用质量为(18.00±0.05)g的铜圆片和(25.0±5.0)℃的初始温度测试时,热量 计温升达到(24.0±0.2)℃的时间。 注:单位为秒(s)。 3.9 辐射热传递指数 radiantheattransferindex;RHTI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以规定的入射热通量密度进行测试时,热量计温升达到(24.0±0.2)℃的时间。 注:单位为秒(s)。 3.10 热通量密度 heatfluxdensity 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计暴露面的热量。 注:单位为千瓦每平方米(kW/m2)。 4 技术要求 4.1 无害性 防热伤害手套应符合GB42298—2022中5.2适用的技术要求。 4.2 耐磨损性 按5.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手套耐磨损性应至少达到表1规定的性能等级1级。 表1 耐磨损性等级 性能等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耐磨损性/摩擦次数 100 500 2000 8000 4.3 耐撕裂性 按5.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手套耐撕裂性应至少达到表2规定的性能等级1级。 2GB38306—2025

.pdf文档 GB 38306-2025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38306-2025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第 1 页 GB 38306-2025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第 2 页 GB 38306-2025 手部防护 防热伤害手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19: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