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43.080.20 CCST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053—2025 代替GB/T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 Businnerdimension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参数名称、代号及参考数值 2 ……………………………………………………………………………… 附录A(资料性) 车辆坐标系及参数示意 14 ……………………………………………………………… 参考文献 19 …………………………………………………………………………………………………… ⅠGB/T1305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3053—2008《客车车内尺寸》,与GB/T13053—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车辆坐标系的定义(见3.1); c) 更改了Y基准平面、Z基准平面、X基准平面的术语和定义,Y平面、Z平面、X平面的定义(见 3.2~3.7,2008年版的表1中的3.4.1~3.4.6); d) 删除了垂面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表1中的3.4.7); e) 更改了“角度”和“其他尺寸”的表示字母(见表1,2008年版的3.2); f) 更改了躯干线、H点、眼点、驾驶区挡板、铰支式踏板、加速踏板中心、行车制动踏板中心、离合 器踏板中心、乘客区的说明(见表2,2008年版的表1); g) 增加了引道、通道、驾驶区隔离设施参数名称、代号及说明(见表2); h) 更改了驾驶员座椅中心平面至侧围距离、转向盘外缘至靠背表面距离参数说明和参考数值(见 表3,2008年版的表1); i) 更改了R点高、R点至加速踏板中心距离、R点至离合器、行车制动踏板中心距离、R'点至上 部障碍物距离、转向盘中心至座椅中心平面距离、转向盘直径、转向盘倾角、转向盘外缘至仪表 板最小距离、转向盘下缘最低点至离合器、行车制动踏板中心距离、仪表板下缘至地板表面距 离、离合器踏板最大行程、行车制动踏板最大行程、行车制动踏板中心至转向盘中心距离、R点 至踵点垂直距离、风窗下缘至地板表面距离、机械式变速杆手柄在R点所在Z平面上的投影 距R点的距离的参考数值(见表3,2008年版的表1); j) 增加了离合踏板最大行程、行车制动踏板最大行程、离合器踏板中心至两侧障碍物距离、行车 制动踏板中心至两侧障碍物距离(见表3); k) 删除了离合器、行车制动踏板最大行程,离合器、行车制动踏板中心至两侧障碍物距离、离合器 踏板中心至侧围距离(见2008年版的表1); l) 更改了上视角、下视角参数说明(见表3,2008年版的表1); m) 更改了乘客门净宽、应急门净宽、应急门应急开关高、踏步高、踏步深参数名称分别为乘客门 宽、应急门宽、应急门开启装置高、其他踏步高、其他踏步深(见表4,2008年版的表1); n) 删除了通道地板坡度(见2008年版的表1); o) 增加了通道纵向坡度、通道横向坡度(见表4); p) 更改了座间距、侧窗扶手高、顶盖扶手高、扶手空间、乘客门宽、乘客门高、其他踏步深、通道纵 向坡度、通道横向坡度、应急门宽、应急门高、应急门开启装置高、应急门开启角的参数说明(见 表4,2008年版的表1); q) 更改了乘客座椅中心平面至侧围距离、侧窗上缘高、扶手空间、乘客门宽、高地板高、行李架入 口高的参考数值(见表4,2008年版的表1); r) 增加了车内高、座间距、座垫至前靠背距离、侧窗距、顶窗长、顶窗宽、顶窗间距、侧窗下缘高、侧 窗扶手高、顶盖扶手高、乘客门高、一级踏步高、一级踏步深、其他踏步高、其他踏步深、通道宽、 通道纵向坡度、通道横向坡度、应急门宽、应急门高、应急门开启装置高、应急门开启角的参考 ⅢGB/T13053—2025 数值(见表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 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 业(苏州)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 有限公司、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飞、马其超、于雅丽、撖帅、郑兴华、徐晓芳、张纲、王治文、佘以才、董廷、李余格、 江玲玲、谷杰伟、刘琼。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1年首次发布为GB/T13053—1991《客车驾驶区尺寸》; ———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GB/T13054—1991《客车驾驶区尺寸术语》、GB/T13055— 1991《客车乘客区尺寸》、GB/T13056—1991《客车乘客区尺寸术语》的内容;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ⅣGB/T13053—2025 客车车内尺寸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客车驾驶区与乘客区的车内参数名称、代号及参考数值。 本文件适用于M2、M3类客车。 本文件不适用于卧铺客车、专用客车和非道路行驶的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428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T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15759—2023 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15089、GB/T15759—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坐标系 vehiclecoordinatesystem 由相互关联的三个垂直正交平面组成,用于确定平面、轴、点的位置关系的系统。 注:见附录A中图A.1。 3.2 Y基准平面 zeroY-plane 制造厂规定的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注:见附录A中图A.1。 3.3 Z基准平面 zeroZ-plane 制造厂规定的平行于客车底架上平面并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平面。 注:见附录A中图A.1。 3.4 X基准平面 zeroX-plane 制造厂规定的通过前轮中心并垂直于Y基准平面和Z基准平面的平面。 注:见附录A中图A.1。 3.5 Y平面 Y-plane 平行于Y基准平面的平面。 1GB/T13053—2025 3.6 Z平面 Z-plane 平行于Z基准平面的平面。 3.7 X平面 X-plane 平行于X基准平面的平面。 4 参数名称、代号及参考数值 4.1 尺寸类参数、代号及参考数值测量 4.1.1 尺寸类参数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字母表示参数种类,数字表示该尺寸参数的编号。字母代 号与参数种类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字母代号与参数种类对应关系 序号 字母代号 参数种类 备注 1 L 长度 垂直于X基准平面 2 Wa宽度 垂直于Y基准平面 3 H 高度 垂直于Z基准平面 4 D 直径 — 5 A 角度 — 6 T 其他尺寸 — a纵向和横向布置的应急门宽度代号均为W。 4.1.2 本文件参考数值为设计尺寸,测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当转向盘角度可调或高度可调时,转向盘处于厂商规定的设计中间位置; b) 驾驶员座椅位于设计基准位置,靠背在设计靠背角位置,乘客座椅位于设计基准位置; c) 所涉及二维人体设计样板使用GB/T15759—2023中的3级模型。 4.2 非尺寸类参数及代号 非尺寸类参数代号为其英文缩写,参数名称、说明及代号见表2。 表2 非尺寸类参数名称、说明及代号 序号 参数名称 对应英文 参数说明 代号 图示 1 座椅中心平面seatcentralplane通过R'点处的Y平面 SCP图A.2、图A.4 2 躯干线 trunkline通过人体髋关节中心点侧面投 影,平行于后背腰部区域外表面 的躯干中心线。用于定义躯干 角度的直线TL 图A.2、图A.4 3 大腿中心线 thighcentralline二维人体设计样板大腿的中 心线TCL图A.2、图A.4 2GB/T13053—2025

.pdf文档 GB-T 13053-2025 客车车内尺寸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3053-2025 客车车内尺寸 第 1 页 GB-T 13053-2025 客车车内尺寸 第 2 页 GB-T 13053-2025 客车车内尺寸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1: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