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050
CCSQ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9—2025
代替GB/T1429—2009,GB/T24527—2009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Proximateanalysisofcarbonmaterial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429—200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和GB/T24527—2009《炭素材料
内在水分的测定》,与GB/T1429—2009和GB/T24527—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GB/T1429—2009的第1章、GB/T24527—2009的第1章);
b)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GB/T1429—2009的第3章、GB/T24527—2009的第3章);
c) 更改了“取样及制样”(见第4章,GB/T1429—2009的第5章、GB/T24527—2009的第5章);
d) 增加了“试剂和材料”(见5.2、6.2);
e) 更改了仪器设备(见5.3、6.3,GB/T1429—2009的第4章、GB/T24527—2009的第4章);
f) 更改了试验步骤(见5.4、6.4,GB/T1429—2009的第6章、GB/T24527—2009的第6章);
g) 增加了灰分测定方法二(见6.4.2);
h) 增加了挥发分测定方法(见第7章);
i) 更改了精密度要求(见5.6、6.6,GB/T1429—2009的第8章、GB/T24527—2009的第8章);
j) 增加了固定碳计算方法(见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聚贤
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五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炭素有限
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新、李弯弯、连鹏飞、赵世贵、张向军、白胜伍、杜玉蛟、崔强、王晶、张利勤、
周双清、周智勇、杨波、董增亮、杨胜、赵俊通、高勃、殷朝霞、喻宏兴、徐建平、田宁郴、李星佐、马卫、
赵俊一、王晓远、李飞、崔丹、朱刚、涂莉娟、刘伟、曹晖、邓晓兵。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29,1978年首次发布,1985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GB/T24527,2009年首次发布。
ⅠGB/T1429—2025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炭素材料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的测定和固定碳含量的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27 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718 炭素材料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87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取样及制样
4.1 取样
按GB/T1427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的方式进行。
4.2 制样
4.2.1 糊类
先将采取的样品全部破碎至小于4mm,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60g,再将缩分出的样品全部粉
碎至小于0.5mm,用于内在水分、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2 泥浆类
先将采取的样品置于200℃干燥箱中固化,再将固化后的样品全部破碎至小于4mm,混匀后用四
分法缩分至约60g,再将缩分出的样品全部粉碎至0.15mm以下,用于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3 块状类
4.2.3.1 通过锯、车、铣、钻、压裂等方式制取不少于100g小样块或颗粒,用于内在水分测试。
4.2.3.2 灰分含量大于或等于0.1%的试样先通过锯、车、铣、钻、压裂等方式制取不少于100g小样块
或颗粒,然后全部粉碎至小于0.15mm,用于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3.3 灰分含量小于0.1%的试样先通过锯、车、铣等方式加工成一定尺寸的测试样块,然后用洁净的
1GB/T1429—2025
刀具刮去表层,吹掉粘附的粉尘,用于灰分测试。
4.2.4 颗粒类
4.2.4.1 灰分含量大于或等于0.1%的试样,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出不少于100g样品,再将缩分出的
样品全部粉碎至小于0.15mm,用于内在水分、灰分和挥发分测试。
4.2.4.2 灰分含量小于0.1%的试样,取样后直接用于内在水分和灰分测试。
4.2.5 粉末类
试样混匀后直接用于测试。
4.2.6 石墨纸、石墨毡等软质类
试样剪成碎片状,用于内在水分和灰分测试;取不少于20g碎片状试样全部粉碎至小于0.5mm,
用于挥发分测试。
4.2.7 注意事项
4.2.7.1 需测试内在水分的试样,应在试样制备后立即进行,如不能立即测定时,应立即将试样保存在
磨口瓶中。
4.2.7.2 灰分和挥发分测试样品制备好后放入干燥箱中,于110℃±5℃干燥2h±10min,取出置于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测。
4.2.7.3 试样在制备过程中,应采取诸如清洗研钵、清洁工作台面等有效措施以尽量避免污染试样。
5 内在水分的测定
5.1 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空气干燥基试样,置于预先鼓风的干燥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至质量恒定,以
试样损失的质量占初始试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试样的内在水分含量。
5.2 试剂和材料
5.2.1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5.2.2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5.3 仪器和设备
5.3.1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10℃±5℃范围内。
5.3.2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5.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5.3.4 玻璃称量瓶:尺寸不小于ϕ60mm×25mm。
5.3.5 瓷皿:容积不小于60mL。
5.4 试验步骤
5.4.1 将玻璃称量瓶(瓷皿)置于已预先鼓风加热至110℃±5℃的干燥箱中,干燥1h~2h,取出立即
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1h)后立即称重,精确至0.0001g,记为m0。
5.4.2 炭糊类试样用瓷皿称取10g~20g;石墨纸、石墨毡等软质试样用玻璃称量瓶称取2g~10g;其
2GB/T1429—2025
他试样用玻璃称量瓶称取25g~50g;精确至0.0001g,记为m1。
5.4.3 将盛有试样的玻璃称量瓶(瓶盖打开)或瓷皿置于已预先鼓风加热至110℃±5℃的干燥箱中,
干燥1h~2h,取出立即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1h)后立即称重,精确至0.0001g,记为m2。
5.4.4 重复5.4.3步骤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称重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
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5.5 试验数据处理
5.5.1 试样内在水分含量(质量分数)按公式(1)计算:
w水=m0+m1-m2
m1×100% …………………………(1)
式中:
w水———试样内在水分含量(质量分数);
m0———玻璃称量瓶(瓷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干燥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干燥后试样加玻璃称量瓶或瓷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5.5.2 试验数据处理按附录A规定的程序进行,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GB/T8170
的规定进行。
5.6 精密度
在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条件下,内在水分2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内在水分测定精密度
w水/% 重复性限(r)/% 再现性限(R)/%
>1.00 0.15 0.20
≥0.10~1.00 0.08 0.10
<0.10 0.04 0.05
6 灰分的测定
6.1 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将其置于高温炉中于有氧环境下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初始试
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试样的灰分含量。
6.2 试剂和材料
6.2.1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6.2.2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6.2.3 氧气:O2纯度(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99%。
6.3 仪器和设备
6.3.1 气氛炉:带有气体管路和流量控制装置,带有自动测温和控温装置,额定温度不低于1000℃,控
温精度优于±20℃,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设备结构原理示意图见图1。
3GB/T1429—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气阀;
2———气体流量计;
3———炉门;
4———炉体;
5———烟囱;
6———温度控制装置。
图1 气氛炉结构原理示意图
6.3.2 马弗炉:带有自动测温和控温装置,额定温度不低于1000℃,控温精度优于±20℃,炉膛具有
足够的恒温区。
6.3.3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10℃±5℃范围内。
6.3.4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6.3.5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01g。
6.3.6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6.
GB-T 1429-2025 炭素材料工业分析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1: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