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7.150.99
CCSH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721—2025
代替GB/T26721—2011
三氧化二砷
Arsenictrioxide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721—2011《三氧化二砷》,与GB/T26721—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将“主要用于防腐剂、农药、玻璃工业以及陶瓷、染织、颜料、医药、制革、焰火
等”更改为“主要用于木材防腐、农药、玻璃、医药、半导体材料等”(见第1章,2011年版的
第1章);
b) 更改了As2O3-1杂质含量,其中铋含量由“≤0.001%”修改为“≤0.0100%”,新增了“锑含量≤
0.2000%”(见5.1,2011年版的3.2);
c) 更改了三氧化二砷的白度分级要求,由“白度不小于60”修改为“As2O3-1不小于60%”
“As2O3-2不小于40%”“As2O3-3无要求”(见5.2,2011年版的3.3);
d) 删除了三氧化二砷的水分和粒度要求(见2011年版的3.3);
e) 增加了检验批重量(见7.2);
f) 更改了随行文件(见8.3,2011年版的6.3);
g) 更改了订货单内容(见第9章,2011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
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
铅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意文、付圣江、汪永、卢梦遥、王凌燕、赵莉、赵黎明、张叶新、郑舟、汤粉兰、
张鹏洲、严鹏、蔡创开、李永杰、田静、宫本娣、张宏斌、刘新阳、史静、张微、刘素红、肖凯、张洪。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26721—2011,2017年转为推荐性标准;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6721—2025
三氧化二砷
警告———三氧化二砷是剧毒品。本文件规定的一些检验、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
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氧化二砷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
货单内容,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湿法、火法工艺生产的三氧化二砷,主要用于木材防腐、农药、玻璃、医药、半导体材
料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605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30000.1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
三氧化二砷按化学成分分为三个牌号:As2O3-1、As2O3-2、As2O3-3。
5 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三氧化二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1GB/T26721—2025
表1 化学成分
牌号 As2O3-1 As2O3-2 As2O3-3
As2O3/% 不小于 99.5 98.0 95.0
杂质含量a/% 不大于Cu
Zn
Fe
Pb
Bi
Sb0.0050 — —
0.0010 — —
0.0020 — —
0.0010 — —
0.0100 — —
0.2000 — —
a表中未列杂质元素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5.2 物理性能
三氧化二砷的白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白度
牌号 As2O3-1 As2O3-2 As2O3-3
白度/% 不小于 60 40 —
5.3 外观质量
三氧化二砷为白色、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不板结。
6 试验方法
6.1 三氧化二砷化学成分的测定见附录A、附录B,仲裁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
6.2 三氧化二砷白度的测定见附录C。
6.3 三氧化二砷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法检测。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7.1.1 三氧化二砷应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验,产品质量应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规定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
品之日起90d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7.2 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三氧化二砷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22.5t(或按供需双
方要求)。
2GB/T26721—2025
7.3 检验项目
每批三氧化二砷应进行化学成分、白度和外观质量的检验。
7.4 取样和制样
7.4.1 取样方法按GB/T1605的规定进行。
7.4.2 制样时将样品按四分法缩分至80g,装入闭光、干燥、密闭容器中,保存备用。
7.4.3 产品的外观质量应逐桶检验。
7.5 检验结果的判定
7.5.1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判定。
7.5.2 化学成分的检验结果与本文件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5.3 白度的测定结果与本文件的规定不符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5.4 外观质量的测定结果与本文件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判定该桶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8.1 标志
8.1.1 本产品标志应按GB190和GB30000.1的规定进行,在包装桶外应有“
”标志。
8.1.2 每桶包装应注明:供方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和牌号;批号与重量;生产日期。
8.2 包装、运输、贮存
8.2.1 三氧化二砷装于内衬不易脱落、有防腐涂料或有塑料包装的密封铁桶中,每桶净重可为25kg±
0.125kg、50kg±0.25kg、100kg±0.5kg、200kg±1kg、250kg±1.25kg。对包装规格有特殊要求
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2.2 三氧化二砷的运输、贮存过程中应清洁、防潮、防腐、防破损,不应接触其他污染物,避免产品外
泄、污染。
8.3 随行文件
每批三氧化二砷应附随行文件,其中应包括供方信息、产品信息、本文件编号、出厂日期或包装日
期,此外宜包括:
a) 产品质量保证书,内容如下:
● 产品的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 产品特点(包括制造工艺及原材料的特点),
● 对产品质量所负的责任,
● 产品获得的质量认证及带供方质量部分检印的各项分析检验结果;
b) 产品合格证,内容如下:
● 检验项目及其结果或检验结论,
● 批量或批号,
● 检验日期,
● 检验员签名或盖章;
c) 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检验报告及成品检验报告;
3GB/T26721—2025
d) 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搬运、使用、贮存方法等;
e) 其他。
9 订货单内容
需方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订货单内列出如下内容:
a) 产品名称、牌号、净重和件数;
b) 化学成分和外观质量等特殊要求;
c) 本文件编号;
d) 其他。
4GB/T26721—2025
GB-T 26721-2025 三氧化二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32: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