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HY ICS 07.060;23.100.60 CCS J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Hollow fib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 2024-09-13发布 202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HY/T 0426—202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型号 5技术要求 2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5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资料性)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测试装置示意图 8 HY/T0426-2024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4)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深圳德蓝生态环境有限公 司、天津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 司、江苏泷膜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图微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工研 究中心、天津市蓝十字膜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凡夫子、左剑恶、程博闻、王薇、许白羽、赵楠、潘献辉、郑宏林、沈涓、周云斌、 李福崇、久岚颖、刘欢、荣波、李树鑫。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1范围 运输和贮存等,描述了试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设计、制造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9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T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 20103 膜分离技术术语 GB/T36137 中空纤维超滤膜和微滤膜组件完整性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9249和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空纤维纳滤膜hollowfibernanofiltration membrane 具有纳滤功能的巾空纤维膜。 注:按进水方式的不同,中空纤维纳滤膜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 3.2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hollowfibernanofiltrationmodule 具有纳滤功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注:按进水方式的不同,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 3.3 堵孔率blocked ratio 中空纤维膜组件切割端面被堵塞的中空纤维膜总数量占组件内中空纤维膜总数量的百分比(%)。 4分类与型号 4.1分类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可分为外压式和内压式,见表1。 1 HY/T0426—2024 表1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类型 进水方式 代号 外压 0 内压 1 4.2型号 4.2.1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型号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见图1),包括组件的类别代号、外形 尺寸、类型和有效膜面积四部分,各部分之间以连字符“_”连接,并按照下列规则排列, HFNF-- 有效膜面积 类型 外形尺寸 类别代号 图1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型号示意图 4.2.2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类别代号由中空纤维纳滤(hollowfibernanofiltration)的英文大写字母 的缩写组成,标记为"HFNF”。 4.2.3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外形尺寸以组件长度和膜壳外径的数值按顺序组合表示,单位为英寸(in)。 注: 1 in=2.54 cm。 4.2.4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类型,指组件的进水方式。其中,外压式(outside)组件标记为"()”,内压 式(inside)组件标记为"I”。 4.2.5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有效膜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4.2.6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型号的例如下。 件,标记为: HFNF-O-4010-30 5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5.1.1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外表面及切割端面应光洁平整,无形变,无毛刺、污染物、划痕和裂痕等 明显缺陷。 5.1.2每支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堵孔率应低于0.5%。 5.2 :尺寸要求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结构如图2所示。组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 2 HY/T 0426—2024 1.2 标引符号说明: I 组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2- 侧口中心间距,单位为毫米(mm); I3 侧口中心至两端接口端面间距,单位为亮米(mm); 侧口至两端接口端面中心间距,单位为密米(mm); D: 接口外径,单位为毫米(mm); D2 膜壳外径,单位为尝米(mm)。 图 2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表 2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尺寸公差 尺寸代号 尺寸公差/mm Li ± 3.0 L2 ±2.0 I.3 ± 1.0 L: ±1.0 D: ±0.5 D2 ± 0.5 5.3截留性能要求 5.3.1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脱盐率不应低于50.0%,水通量不应低于20.0L/(m²·h)。 5.3.2 测试条件: 测试溶液为2000mg/L硫酸镁(MgS():)溶液; ..-pH为7.5±0.5; 测试温度为(25.0士0.5)℃,测试压力为(0.50士0.02)MPa。 5.4组件完整性要求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完整性应符合GB/T36137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测 6.1.1 用目视方法检测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外观,结果应符合5.1.1的要求。 6.1.2 2用目视方法计数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切割端面被堵塞中空纤维膜的总数量(n)和组件内中空 纤维膜的总数量(n。),按式(1)计算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的堵孔率(P),计算结果应符合5.1.2的要求。 3 HY/T 0426—2024 (1) no 式中: P—堵孔率; ns"中空纤维膜组件切割端面被堵塞中空纤维膜的数量,单位为根; n。-中空纤维膜的总数量,单位为根。 6.2外形尺寸检测 6.2.1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膜壳和接口外径(见图2),测量方法如下: 3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置径检测的最终数据。3个圆周的外径公差均应符合5.2 的要求。 最终数据。尺寸公差应符合5.2的要求。 6.2.2用精度为0.1mm的钢卷尺测量不同部位长度(Ll、L2、L3、L),沿组件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测量 3次,取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不同部位长度的最终数据。尺寸公差应符合5.2的要求。 6.3水通量和脱盐率检测 6.3.1主要试剂和仪器如下: 水,符合GB/T6682三级水的规定; 一硫酸镁,分析纯; 量筒,精度为 1 mL; 温度计,量程0℃~100℃,准确度0.1℃; 秒表,精度1/100s; 压力表,精度等级2.5级,压力范围0MPa1.5MPa; -电子天平,准确度0.01g; 电导率仪,精度士1%;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测试装置,测试压力(0.50土0.02)MPa。 6.3.2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水通和脱盐率的测试步骤如下。 a) 将待测组件与测试装置相连接,将水加人原水罐中,测试装置见附录A中的图A.1。 b) 阀门7置于全开状态,接通电源,启动增压泵3,运行2min5min,清洗并将系统管路和组件 中的气体排出,关闭电源,排出清洗液。 c) 配制2000mg/L硫酸镁(MgS(),)溶液作为测试溶液;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为 7.5±0.5。 d): 开启增压泵3,缓慢调节阀门7,将压力调至(0.50土0.02)MPa;测试温度为(25.0士0.5)℃。 e) 在恒温恒压下稳定运行10min后,记录产水流量(Q);同时收集一定量的原水和透过液,按照 GB/T6908的规定分别测量电导率值(k,和k,);连续测量3次。 ) 测试完成后,缓慢调节阀门7,将压力降至0.01MPa以下,关闭增压泵3。 6.3.3结果计算: 要求。 ..(2) A 4

.pdf文档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第 1 页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第 2 页 HY-T 0426-2024 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8:03: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