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3.080.20
CCSG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849—202X
塑料发泡用聚丙烯(PP)树脂
Plastics-Polypropylene(PP)resinforfoaming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4-1-19)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SHSH/T1849—202×
2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
东炜林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吉林省百特富勒科技有限公司、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中石化(北京)
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聚烯烃新材料有限
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浙
江新恒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泽鑫、唐建光、刘永华、郭锋、王彤、王素玉、孙风琴、陈俊、封水彬、关
莉、徐耀辉、信春玲、田洪池、袁文博、李刚、邢海平、吕明福、秦亚伟、王镇。SH/T1849—202×
3塑料发泡用聚丙烯(PP)树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发泡用聚丙烯(PP)树脂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
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丙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制得的,用于制造聚丙烯发泡珠粒及制品的
聚丙烯树脂。
本文件不适用于着色、改性的发泡用聚丙烯树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2546.1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2546.2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
1部分:标准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17037.1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形
试样的制备
GB/T19466.3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GB/T39822塑料黄色指数及其变化值的测定
SH/T1541.1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
ISO16790塑料熔融状态下热塑性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Plastic—determinationofdrawing
characteristicsofthermoplasticinthemoltenstate)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命名
发泡用聚丙烯树脂产品的命名与分类按GB/T2546.1的规定,并按以下方法进行:SH/T1849—202×
4命名
特征项目组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3 字符组4
字符组1:热塑性丙烯无规共聚物以“PP-R”表示。
字符组2:发泡用途以代号“E”表示。
字符组3:表示特征性能。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作为特征性能,并以其标称值为基础用两个数字做
代号进行区分。
字符组4:表示聚合物类型。字母代号见下表1。
表1字符组4中所用字母代号
字母代号 聚合物类型
E 乙丙无规共聚物
B 丙丁无规共聚物
EB 乙丙丁三元无规共聚物
字符组彼此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某个字符组不用,应用两个逗号即“,,”隔开。
注:由于生产过程的容许限,材料的试验值一般与命名值不同,该命名不受影响。
示例:某发泡用乙丙丁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树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标称值为8.0 g/10 min(08)。该材
料命名如下:
PP-R,E,08,EB
字符组1:聚丙烯代号
字符组2:发泡用途代号
字符组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字符组4:聚合物类型
命名:PP-R,E,08,EB
5要求
5.1发泡用聚丙烯树脂为本色颗粒,无杂质。
5.2发泡用聚丙烯树脂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发泡用聚丙烯树脂的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1.1
颗粒
外观黑粒 个/kg 0
1.2 色粒和黑斑粒 个/kg 0
1.3 蛇皮粒和拖尾粒 个/kg 报告
1.4 大粒和小粒 g/kg ≤50
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230 ℃/2.16 kg)g/10 min 6.0~9.0
3 黄色指数 - <0SH/T1849—202×
5表2发泡用聚丙烯树脂的技术要求(续)
序号 项目 单位 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4 熔融温度 ℃ 报告
5.1拉伸
性能拉伸屈服应力 MPa ≥24.0 ≥20.0
5.2 拉伸断裂标称应变 % ≥450
6 弯曲模量 MPa ≥850 ≥550
7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 ℃) kJ/㎡ ≥3.0
8 熔体强度(HALLOFF法) cN 报告
6试验方法
6.1试验结果的修约
试验结果的修约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按GB/T8170规定进行。修约后的有效位数与表2中规定一致。
6.2注塑试样的制备
注塑试样按GB/T17037.1规定进行,并使用GB/T2546.2规定的条件,制备GB/T1040.2中1A型试样,
以及80 mm×10 mm×4 mm的长条试样,具体见表3。
表3试样的注塑条件
材料熔体温度
℃模具温度
℃平均注射速度
(mm/s)保压时间
s全循环时间
s
1.5≤MFR<7 g/10 min230 40 200±20 40 60
MFR≥7 g/10 min 200 40 200±20 40 60
6.3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样的状态调节按GB/T2918规定进行,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为(50±10)%,
调节时间至少40 h但不超过96 h。
除非试验方法中另有规定,试验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试验环境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3±2)℃,
相对湿度为(50±10)%。
6.4颗粒外观
按SH/T1541.1规定进行。
6.5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3682.1中质量测量方法或位移测量方法规定进行,仲裁时采用质量测量方法。选用位移测
量方法测定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时,熔体密度值为0.7386 g/cm3。试验条件为M(温度:230 ℃、负荷:
2.16 kg)。试验时,在装试样前应用氮气吹扫料筒(5~10)s,氮气压力为(0.04~0.06)MPa。
6.6拉伸性能
试样为按6.2制备的1A型试样。
试验按GB/T1040.2规定进行,试验速度为50 mm/min。SH/T1849—202×
66.7弯曲模量
试样为按6.2规定制备的80 mm×10 mm×4 mm长条试样。
试验按GB/T9341规定进行,试验速度为2 mm/min。
6.8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试样为按6.2规定制备的80 mm×10 mm×4 mm长条试样。样条应在注塑后的1 h~4 h内加工缺口,缺
口类型为GB/T1043.1中的A型。
试验按GB/T1043.1规定进行。
6.9黄色指数
试样采用颗粒料,按GB/T39822中颗粒或粉末样品的反射测量方法进行试验。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标准C/2°或D65/10°光源,使用光路结构为0°/45°或45°/0°的色差仪。仲裁时采用C/2°
光源,光路结构为0°/45°的色差仪。
6.10熔融温度
从3到5个不同的样品颗粒上切取试样。试样质量为5.0 mg~7.0 mg,精确到0.1 mg。
试验按GB/T 19466.3规定进行,氮气流速:(50±5)mL/min,以10 ℃/min的升/降温速率进行试验,
从室温升至180 ℃,取第二次升温曲线上的峰值温度Tpm为熔融温度。
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6.11熔体强度
按ISO16790规定进行。
测试条件宜为:
——测试仪器:毛细管流变仪;
——试验温度:170 ℃;
——口模尺寸:长径比为20:2,进口角度为180°;
——天平与口模出口距离:135 mm±5 mm;
——预热时间:6 min;
——试验压力:1.0 MPa;
——柱塞速度:5 mm/min;
——初始拉伸速度:4 mm/min,结束拉伸速度:200 mm/min;
——测试时间:2 min。
注:项目计划号为20230324-T-606的国家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中,计划采用标准ISO16790进行制定。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发泡用聚丙烯树脂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
7.2检验项目
7.2.1型式检验
第5章中所有的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SH/T1849
SH-T 1849-2025 塑料 发泡用聚丙烯 PP 树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8 15:01: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