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7.040.99
CCSH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474—2025
代替GB/T34474.1—2017,GB/T34474.2—2018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
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bandedstructureofsteel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符号 1 ………………………………………………………………………………………………………
5 方法概述 4 …………………………………………………………………………………………………
6 设备 4 ………………………………………………………………………………………………………
7 取样 4 ………………………………………………………………………………………………………
8 试样制备 7 …………………………………………………………………………………………………
9 评定方法 7 …………………………………………………………………………………………………
10 检验结果 14 ………………………………………………………………………………………………
11 检验报告 14 ………………………………………………………………………………………………
附录A(规范性) 标准评级图 15 ……………………………………………………………………………
附录B(规范性) 扩展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24 ……………………………………………
附录C(规范性) 特征参数简便算法 26 ……………………………………………………………………
附录D(资料性) 带状组织特征参数测定示例 28 …………………………………………………………
附录E(资料性) 不同类型组织的特征参数示例 33 ………………………………………………………
附录F(资料性) 硬度法测定带状结果示例 42 ……………………………………………………………
附录G(资料性) 努氏硬度HK到洛氏硬度HRC的转换 43 ……………………………………………
附录H(资料性) 淬火硬度预测碳含量 45 …………………………………………………………………
ⅠGB/T3447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4474.1—2017《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和GB/T34474.2—
2018《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与GB/T34474.1—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硬度法(见7.3、8.1、8.2.3、9.4);
b) 增加了使用状态下带状组织的特殊检验方法(见9.2.8);
c) 增加了极窄带状组织的特殊检验方法(见9.2.9);
d) 增加了试样等温退火热处理(见8.1);
e) 增加了各向异性指数AI、取向度Ω12的计算方法(见9.3.2.2.8、9.3.2.2.9);
f) 增加了带状比率BR参数测定(见9.3.2.2.11);
g) 增加了体积分数VV计算方法(见9.3.2.2.13);
h) 增加了形态比e计算方法(见9.3.2.2.17);
i) 增加了参数各向异性指数AI、取向度Ω12和带状比率BR的95%不确定度计算方法(见
附录B);
j) 增加了各向异性指数AI、取向度Ω12和带状比率BR参数的简便算法(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钢铁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丽杰、温娟、曹丽红、鞠新华、李继康、余超、田玉伟、王琳、谷强、孟杨、张莎莎、
冯长伟、来萍、施嘉凯、李碧波、海超、颜丞铭、束长青。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4474.1,2017年首次发布;
———GB/T34474.2,2018年首次发布。
ⅢGB/T34474—2025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标准评级图法、定量法和硬度法三种钢中带状组织评定方法,包括方法概述、设备、取
样、试样制备、评定方法、检验结果和检测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经塑性变形的钢中带状组织的检验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5 钢 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试验)
GB/T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5749 定量金相测定方法
GB/T18449.1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30067 金相学术语
GB/T33362—2016 金属材料 硬度值的换算
3 术语和定义
GB/T300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带状组织 bandedstructure
加工过程中由于偏析区的形变伸长形成的与加工方向平行的组织交替带。
3.2
第二类组织带 classⅡstructurebanding
除铁素体外的其他组织,包括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及其他非平衡组织,单一或者混和在一起所成
的带。
注:标准评级图法评定时,第二类组织带作为一种组织类别整体参与评级。
3.3
连续带 continuousbanding
在评定视场中存在的同一类组织带,且带内晶粒之间只有晶界相隔,不存在其他类组织。
4 符号
下列符号和说明适用于本文件(见表1)。
1GB/T34474—2025
表1 符号和说明
符号 说明 公式 单位
AI 视场的各向异性指数AI=NL⊥
NL∥
AI=PL⊥
PL∥—
AI 试样的各向异性指数,n个视场AI的平均值 AI=∑AI
n—
B 带宽,以带状平均间距与自由程的差值评估 B=SB⊥-λ⊥ mm
BR 视场的带状比率 BR=sL∥
sL⊥—
BR 试样的带状比率,n个视场BR的平均值 BR=∑BR
n—
e带状组织形状比,截距的横向平均长度与纵向平
均长度比e=∑lL∥/NL∥
∑lL⊥/NL⊥—
k 垂直于变形方向的测量线数量 — 个
k95%包含因子,用于和标准差一起确定包含概率95%
的扩展不确定度— —
L 测量线的长度 — mm
Lt测量线的真实长度,即测量线长度除以放大倍
数MLt=L
Mmm
Lt∥ 所有垂直于形变方向测量线的真实总长度 Lt⊥=k·Ltd⊥ mm
Lt⊥ 所有平行于形变方向测量线的真实总长度 Lt∥=m·Ltd∥ mm
Ltd⊥ 单条垂直于形变方向测量线的真实长度 — —
Ltd∥ 单条平行于形变方向测量线的真实长度 — —
l 特征物的截距 — mm
l⊥视场内垂直于形变方向的单条测量线上所有特
征物的截距总和l⊥=∑l⊥i mm
l∥视场内平行于形变方向的单条测量线上所有特
征物的截距总和l∥=∑l∥i mm
lL⊥垂直方向的特征线性分数,视场中垂直于变形方
向单条测量线上特征物截距和所占比率lL⊥=l⊥
Ltd⊥—
lL∥平行方向的特征线性分数,视场内平行于变形方
向单条测量线上特征物截距和所占比率lL∥=l∥
Ltd∥—
M 放大倍数 — —
2GB/T34474—2025
GB-T 34474-2025 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50: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