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5.020 CCS L70 点击此处添加 CCS号 团体 标 准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capability level of electronic products 2025 - 10 - 13发布 中 国 产 学 研 合 作 促 进 会 发布 2025 - 10 - 13实施 T/CAB 0429-202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B 0429 -2025 1 版权保护文件 版权所有归属于该标准的发布机构。除非有其他规定,否则未经许可,此发行物及其章节不得 以其他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再版或使用,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 等。使用许可可于发布机构获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B 0429 -202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 ................................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 3 4 缩略语................................ ................................ .................. 4 5 评估原则 ................................ ................................ ................ 4 6 评估指标体系和取值规则 ................................ ................................ .. 4 7 评估方法 ................................ ................................ ................ 5 8 评估过程 ................................ ................................ ................ 6 9 防护能力等级评估和应用 ................................ ................................ .. 7 10 评估报告 ................................ ................................ ............... 7 附录A(规范性)指纹假体制作方法 ................................ ........................... 8 参考文献 ................................ ................................ .................. 1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B 0429 -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绍兴市上虞区标准化研究院 、小 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院、杭州景联文科技有限公司、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 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北京中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研究院、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卫、刘迎春、张文理、吕超、宋黎、王聪、刘桂芹、江小剑、丁洁、蒋皓静、 史晓文、李晓龙、金汉杰、周小琴、贾楠、郭畅、马学智、杨玉斋、袁北哲、李文昭、高原、李欣、陈 然、陈宝峰、刘云涛、张超然、杨磊、石明明、魏明然、王洪建、郑燕、关艳明、袁兴成、艾劼、卿辉、 赵莹。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B 0429 -2025 3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电子产品指纹识别功能的防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规定了评估指标的取值规则,描述 了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和防护能力分级,给出了评估报告的内容 。 本文件适用 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门锁、门禁等 消费类电子产品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2585—2023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指纹识别模块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42585—202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假体 artefact 呈现生物特征识别特性副本或合成生物特征识别模态的人造物体或表现形式。 [来源:GB/T 41815.1—2022,3.1] 3.2 呈现攻击 presentation attack 对生物特征数据采集子系统的一种呈现 方式。 [来源:GB/T 41815.3—2023,3.1.1,有修改 ] 注:其目的是干扰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正常工作。 3.3 2D 指纹假体 2D fingerprint artefact 不具备深度信息的二维平面指纹假体 。 注:包括通过提取或显影得的到残迹指纹 ,以及通过导电材料或非导电材料打印、拓印、雕刻、蚀刻得到的指纹图 像。 3.4 3D指纹假体 3D fingerprint artefact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B 0429 -2025 4 具备深度信息的三维 立体指纹 假体。 注:包括用导电或非导电材料通过平面指纹图像 3D建模或真人手指倒模制作的指纹假体。 3.5 模板容量 template capacity 被测样品可以存储的最大指纹模板数量。 [来源:GB/T 42585—2023,3.11,有修改 ]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AAR:呈现攻击接受率 /假体误识率( Presentation Attack Acceptance Rate ) 5 评估原则 5.1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指纹识别防护的本质特征和技术原理, 结合电子产品指纹识别的实际应 用场景,确保指标的选取 及评估方法的设计具有科学依据,能够客观反映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的 真实水平。 5.2 系统性原则 评价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 2D指纹假体和 3D指纹假体呈现攻击防护能力等多个方面,将各项二 级指标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评估,避免片面性,确保全面反映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的综合能力。 5.3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可测量的方法,指纹假体的制作、呈现攻击测试以及 PAAR 的计算等环节应具体、规范,便于实际操作和重复验证,确保不同评估主体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得 到一致的结果。 6 评估指标体系 和取值规则 6.1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由 两个层级的评估指标构成 , 一级指标包括 2D指纹假体和 3D指纹假体呈现攻击防护 能力,二级指标反应了导电材质和非导电材质的 PAAR。二级指标是直接取值的指标。 6.2 取值规则 在开展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时,应使用表 1中规定的取值规则。 表1 取值规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CAB 0429-2025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B 0429-2025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第 1 页 T-CAB 0429-2025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第 2 页 T-CAB 0429-2025 电子产品指纹识别防护能力等级评估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56: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